一、什么是環境污染事故
環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與行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使環境受到污染,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受到破壞,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經濟與人民財產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突發性事件。
二、環境污染類型
主要類型有水污染事故、大氣污染事故、噪聲與振動危害事故、固體廢物污染事故、農藥與有毒化學品污染事故、放射線污染事故及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與自然保護區破壞事故等。
三、環境污染的等級劃分
根據環境污染、人體危害、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的程度,分為以下四級:
1、特別重大環境事件(Ⅰ級)
2、重大環境事件(Ⅱ級)
3、較大環境事件(Ⅲ級)
4、一般環境事件(Ⅳ級)
四、環境污染事故處理的基本原則
環境污染事故處理的基本原則是先控制再處理。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由于其發生的突然性、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應急處理處置的艱難與復雜,通過了解一些常見危險化學品的基本性質、掌握一些基本的應急處置技術,對我們處置危險化學品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當涉及到某一特定的危險化學品時,應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參照相關處置技術進行處置。以下一些步驟或原則可供參照。
1、確定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性質和危害情況
當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時,應盡快確定引發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危險化學品的名稱(或種類)、數量、形式等基本情況,為處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提供第一手資料,這對減少和降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至關重要。
2、常見幾種(類)危險化學品的一般處置方法
處置危險化學品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將劇毒、有毒、有害的危險化學品盡可能處理成無毒、無害或毒性較低、危害較小的物質,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盡可能減少和降低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可通過物理的(如回收、收集、吸附)、化學的(如中和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沉淀)等多種方法,進行處置。在可能的情況下,用于處置的物質應易得、價廉、低毒、不造成二次污染,或易于消除。同時,應確保處置人員及周圍群眾的人身安全,按規定佩戴必需的防護設備(如防護服、防毒呼吸器等),進入現場進行處置。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環境污染事故處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的問題解答,綜上所述,對于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一般是先進性控制,防止污染進一步加重,再在此基礎上進行處理。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后被兩次轉租合法嗎
2021-02-26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公司任意解散包括哪些方面
2021-03-24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