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政府責任:地方政府要對水環境承擔實實在在的責任
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有關加大政府責任的新規定主要是指:
1、政府應當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政府最重要的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而這個規劃是有項目和資金作保證的。
2、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的水環境質量負責。
3、國家實行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水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
這些新規定意味著,今后各級政府,特別是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的水環境質量承擔實實在在的責任。今后,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的實施情況以及當地的水環境質量如何,都要納入到對政府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中來。
二、明確違法界限:超標即違法,不得超總量
修訂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條規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本條規定明確了違法行為的界限,是對1996年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的重大突破。
1984年通過的《水污染防治法》以及1996年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僅僅把超標準排放水污染物作為征收超標排污費的一條界限,這是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做出的規定。
鑒于我國水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同時也考慮到我國企業達標排放能力日益增強,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抽緊環境政策,明確將企業超標排污作為構成違法行為的界限。不僅如此,排放水污染物,還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違反這些標準也是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得到進一步強化
此次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條規定,防治水污染應當按流域或者按區域進行統一規劃。第十八條規定,國家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制度。同時規定,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有關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第十九條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未按照要求完成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予以公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未按照要求完成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市、縣予以公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違反本法規定、嚴重污染水環境的企業予以公布。
以上3條規定是總量控制制度的核心條款。專家們認為,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是防治水污染物的有力武器,是實行排污許可證的基礎。只有堅定不移地實施排污總量控制制度,才能切實把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削減下來,把水環境質量提高上去。
四、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規范企業排污行為
修訂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在排污許可證制度和規范排污行為方面也有不少創新。一是對于排污許可證制度,修訂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規定,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二是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三是禁止企業、事業單位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法律規定的廢水、污水。
此外,關于規范排污行為,修訂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排污口;在江河、湖泊設置排污口的,還應當遵守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禁止私設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專家和基層執法部門認為,排污許可證制度是落實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加強環境監管的重要手段。規范排污口的設置,有利于加強對重點排污單位和有關主體排放水污染物的監測,有利于及時制止和懲處違法排污行為。
五、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建立水環境信息統一發布制度
修訂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并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排放工業廢水的企業,應當對其所排放的工業廢水進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第二十五條規定:“國家建立水環境質量監測和水污染物排放監測制度。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水環境監測規范,統一發布國家水環境狀況信息,會同國務院水行政等部門組織監測網絡。”
經驗證明,水環境監測是嚴格執法的基礎,沒有完善的水環境監測網絡,就不可能貫徹落實好《水污染防治法》。建立水環境監測制度的前提,就是對單位的排污行為進行連續自動在線監測,并要與當地環保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在這個基礎上,完善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規范水環境監測制度,建立統一的水環境狀況的信息發布制度。
六、河長制為啥寫入水污染防治法?
去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河長制的意見,對推進河長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職責、組織保障等都作了規定。
童衛東介紹,河長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項制度創新,也是我國水環境治理體系和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在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關地方、社會公眾都提出要將河長制寫進法律中,強化黨政領導對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的責任。
“原來我們把環境治理的責任通過法律明確為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環保部門、農業部門、水利部門、住建部門等等。由于涉及的領域、部門比較多,如何形成合力,一直是水污染治理的一個難題。”他說,一些地方根據實踐推動了河長制,要求黨政領導負責組織協調各方力量對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水生態修復等工作親自抓,從實踐看效果是好的。
新修改的法律相應增加了河長制的內容。童衛東指出,在河長制實施過程中,“黨政領導的個人責任,會納入對他們的考核中,對他們的晉升獎懲等都會有影響。”
七、農業和農村水污染怎么治?
童衛東介紹,在水污染方面,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的污染問題較為嚴重,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個薄弱環節。大家普遍反映要加強這方面的制度建設,這次修改水污染防治法也從幾個方面對于農業和農村的污染防治作了規定。
法律規定,國家支持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推進農村污水、垃圾集中處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建設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并保障其正常運行。
他同時表示,我國是農業大國,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在世界上所占比重很大,造成了比較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此次修改的法律明確提出,制定化肥、農藥等產品的質量標準和使用標準,應當適應水環境保護要求;農業部門要指導農業生產者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農藥;明確在散養密集區所在地的縣、鄉級政府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同時,還明確禁止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
綜合上面的介紹,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為保護水資源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新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監察大隊電話是多少
2020-11-24網絡侵權如何判定侵權行為地
2021-01-28公職人員掩蓋違法執法如何處罰
2020-12-28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