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環境侵權適用法律的原則
1、環境法律中關于侵權責任的法律規范屬于特別性規定的,根據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環境法規范具有優先適用的效力。
2008年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條第三款規定,水污染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擔賠償責任。水污染損害是由受害人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減輕排污方的賠償責任。
這一規定同時吸收了一般侵權的過錯責任原則和特殊侵權的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內容,對于確定水污染損害賠償責任的歸屬具有特別意義,而《侵權責任法》對此并無類似的規定。在審理此類水污染損害賠償糾紛中,應適用《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對當事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加以確定。
2、環境法律中的侵權責任法律規范的內容屬于籠統性、原則性的規定,一般不作為司法裁判援引的法律依據。
從總體上看,環境法調整的法律關系的性質和內容主要還是屬于環境行政法律關系的范疇,環境民事法律關系并不是其調整的重點,使得環境侵權的規范在環境法律中數量較少、內容簡略。
如《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因放射性污染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受到固體廢物污染損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依法賠償損失。”《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受到環境噪聲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這些規定是環境法中的一般性規定,盡管這些規定與《侵權責任法》的立法宗旨相符,但由于其內容過于原則性,缺乏可操作性,無法解決當事人爭議的關鍵問題。在環境法律沒有具體規定的情況下,應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來確定責任主體、責任構成、承擔責任的具體方式等。
3、環境法律中的侵權責任法律規范已經被《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取代的,應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現行的環境基本法和單行法多數出臺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其中的某些規定已明顯滯后于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無法適應當前環境整治工作的需要,后法的一些新規定取而代之是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律霸小編提醒您,環境侵權屬于侵權行為中一種特殊的請求行為,其侵權后果比一般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更廣泛、更具危害性。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公司收購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31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3-25職工承諾不繳社保,單位不繳算不算違法
2021-02-08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