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全保障義務
安全保障義務是一種法律在綜合考慮了在調整商業活動的秩序中設立這種義務的社會經濟價值及道德需要后依據誠信及公平原則確立的法定義務。具體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潛在的消費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務場所的人之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其義務主體為服務場所的經營者,包括服務場所的所有者、管理者、承包經營者等對該場所負有法定安全保障義務或者具有事實上控制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
因賓館、酒店、**OK廳、銀行等服務經營場所不安全導致消費者人身、財產權益受侵害的案件屢屢見諸于報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出臺了《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立了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明確了安全保障義務人的義務范圍和責任界限。但由于個案案情的不同,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也有所不同,相應地其應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法定義務
侵權保護
具有侵權行為法性質的法律、行政法規對安全保障義務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7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第18條第1款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第10條規定:“鐵路企業應當保證旅客和貨物運輸的安全,……”第43條規定“鐵路公安機關和地方公安機關分工負責,共同維護鐵路治安秩序。車站和列車內的秩序,由鐵路公安機關負責維護;鐵路沿線的治安秩序,由地方公安機關和鐵路公安機關共同維護,以地方公安機關為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法》第124條規定:“因發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
安全保障義務上、下民用航空器過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原因造成的,承運人不承擔責任。”第125條規定:“因發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過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隨身攜帶物品毀滅或者損害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43條第2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認真履行職責,依法做好公路保護工作,并努力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公路的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公路設施,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
此外,相關法律法規還對住宿和交易場所(賓館、飯店、旅館、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凈身和美容場所(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文化娛樂場所(電影院、錄相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體育和游樂場所(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文化交流場所(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商業活動場所(商場、商店、書店),就診和交通場所(候診室,候車、船、機室,公共交通工具內部空間)等場所接待顧客或者向公眾開放的部分之安全保障義務問題做出了直接或者間接的規定。
安全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此外,合同法還規定,合同中免除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條款無效(第53條)。
約定義務
安全保障義務的目的在于避免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損害,所以安全保障義務也可以界定為避免他人遭受損害的義務。“一般說來,避免損害的義務通常以加害人和受害人或危險源之間的近因關系為前提。兩者都會引起責任,責任進而導致介入的義務。父母親必須保護自傷之損害就屬于典型的第一種情況。類似的安全(保障)義務也產生于那些自愿對他人負責的個人或組織,包括無合同基礎而承擔責任的情況。”盡管理論上可以將部分安全保障義務解釋為合同法上的附隨義務,但是從中國立法的實踐來看,法律、行政法規大量地規定了各種具體情況下經營者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而合同法卻沒有(也不可能)對此做出明確的列舉性規定,因此將中國經營者對服務場所安全保障義務原則上確定為法定義務比較妥當,符合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所建立起來的模式。
安全義務
一是因自己行為致發生一定結果的危險而負有防范義務;
二是開啟或維持某種交通或交往而負有的警告、防范義務;
三是因從事一定營業或職業而承擔防范危險的義務。這些義務不履行,造成了受害人的損害,構成違法性,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如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山東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是國家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至今已有10余年的法學理論研究與法律實踐工作經驗。 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一直注重研究人身傷害(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債權債務(民間借貸)、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公司法務、刑事辯護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為當事人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為當事人爭取到了最大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當事人很好的評價,并且憑借為當事人辦案的良好口碑 ,得到了當事人的推薦,為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解決了諸多法律難處。 執業信條:誠實信用、盡職盡責、追求實效!
哪些情況下可以適用民事司法賠償
2021-02-11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房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18常熟農村拆遷戶口有什么影響作用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