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基于主觀過錯實施的,應適用侵權責任一般構成要件和一般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的構成要件。不同于一般侵權的行為,應適用民法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兩者的特點和區別如下:
(一)法律的規定不同。法律沒有對一般侵權行為類型作出具體的規定;法律則直接規定了具體種類的特殊侵權行為。對于一般侵權的類型,民法通則只作了籠統的規定,而對于特殊侵權行為的具體種類,法律則作出了規定。例如《民法通則》第121-127條,產品質量法第41條。
(二)侵權責任主體不同。一般侵權行為的主體為一般主體,特殊侵權行為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如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造成環境污染的人員,施工單位或者人員,建筑物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產品質量法里規定的生產商和銷售商等。
(三)主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也就是故意或者過失。而上面所列舉的8類特殊侵權行為除了第125-126條規定的地面施工責任與建筑物責任采過錯推定外,其余皆采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不管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錯,只要其他構成要件具備,都構成特殊侵權;過錯推定也就是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除非行為人可以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
(四)舉證責任的分配不同。一般侵權行為的舉證責任依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被害人一方承擔,即一般侵權行為的四個構成要件: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結果,行為和結果的因果關系,都由被害人一方證明,如果有一個證明要件無法證明,則被告方不構成侵權行為。而特殊侵權行為的證明責任則由不一定全部由被害方承擔,例如上述主觀構成要件,如果法律還有具體規定,則其他構成要件也需要被告方承擔,例如《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三)規定被害方不需要證明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五)適用法律不同。一般侵權與特殊侵權兩者的關系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法律對特殊侵權有規定的,根據特殊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從特殊法;法律沒有規定的,則依照法律關于一般侵權的規定。
法律沒有對一般侵權行為類型作出具體的規定;法律則直接規定了具體種類的特殊侵權行為。對于一般侵權的類型,民法通則只作了籠統的規定,而對于特殊侵權行為的具體種類,法律則作出了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5夫妻雙方書面寫房產歸屬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30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什么樣
2021-01-29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土地出讓合同里可以自由約定的條款都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