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基于主觀過錯實施的,應適用侵權責任一般構成要件和一般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的構成要件。不同于一般侵權的行為,應適用民法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兩者的特點和區別如下:
(一)法律的規定不同。法律沒有對一般侵權行為類型作出具體的規定;法律則直接規定了具體種類的特殊侵權行為。對于一般侵權的類型,民法通則只作了籠統的規定,而對于特殊侵權行為的具體種類,法律則作出了規定。例如《民法通則》第121-127條,產品質量法第41條。
(二)侵權責任主體不同。一般侵權行為的主體為一般主體,特殊侵權行為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如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造成環境污染的人員,施工單位或者人員,建筑物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產品質量法里規定的生產商和銷售商等。
(三)主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也就是故意或者過失。而上面所列舉的8類特殊侵權行為除了第125-126條規定的地面施工責任與建筑物責任采過錯推定外,其余皆采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不管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錯,只要其他構成要件具備,都構成特殊侵權;過錯推定也就是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除非行為人可以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
(四)舉證責任的分配不同。一般侵權行為的舉證責任依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被害人一方承擔,即一般侵權行為的四個構成要件: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結果,行為和結果的因果關系,都由被害人一方證明,如果有一個證明要件無法證明,則被告方不構成侵權行為。而特殊侵權行為的證明責任則由不一定全部由被害方承擔,例如上述主觀構成要件,如果法律還有具體規定,則其他構成要件也需要被告方承擔,例如《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三)規定被害方不需要證明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五)適用法律不同。一般侵權與特殊侵權兩者的關系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法律對特殊侵權有規定的,根據特殊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從特殊法;法律沒有規定的,則依照法律關于一般侵權的規定。
法律沒有對一般侵權行為類型作出具體的規定;法律則直接規定了具體種類的特殊侵權行為。對于一般侵權的類型,民法通則只作了籠統的規定,而對于特殊侵權行為的具體種類,法律則作出了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金融消費的定義,什么是金融消費者
2021-02-18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