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確定了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使法律對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更進一步,使司法機關對相關案件進行裁判有了法律的依據,使我國婚姻家庭立法有了進一步的完善。但是該制度在實踐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對婚姻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顯得不足。本文就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構建基礎,確立的意義,損害賠償的要件,適用條件,賠償義務主體的范圍,以及實際操作中的歸責原則等問題進行了論述和探討,并提出了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及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關鍵詞:婚姻的契約本質損害賠償婚內損害賠償舉證責任
(一)確立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基礎
有學者認為確立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依據源于民法上的侵權損害賠償。對破壞婚姻關系的行為認定為侵害名譽權責任,依照侵害名譽權的法律處理。也有關點認為應將破壞婚姻關系認定為侵害配偶權的民事責任,實行精神損害賠償。
本文認為:確立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依據在于婚姻的契約本質。
長期以來,我國并沒有采用婚姻契約理論,傳統認為“婚姻是男女雙方精神上的結合”,“愛情是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的”,更有反對確立婚姻損害賠償的人士認為:損害賠償制度違反了婚姻的倫理本質,并使婚姻關系商業化,法律解決道德的問題是不妥當的等等。總之,這是因為對婚姻的本質存在不同看法而導致的不同結論。婚姻是男女雙方為共同生活之目的而依法結成的以人身和財產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種民事契約。就是說,婚姻的本質是一種契約,而契約不僅強調權利,更強調自由。因此,我們可以說,婚姻意味著自由。法律上的婚姻自由制度的根據就是契約自由,包括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我國采取結婚登記主義。這說明,婚姻契約的締結必須嚴格依照婚姻法進行。它的內容就是夫妻雙方各自所享有的婚姻權利和各自所應履行的婚姻義務。這種權利義務包含了人身和財產兩個方面;而且婚姻當事人可以選擇離婚來解除這種權利義務,即婚姻契約的解除。以上內容均可反映出婚姻的契約本質。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就是從婚姻救助措施的角度來反映婚姻的“契約”本質的。我國修改前的婚姻法并無離婚損害賠償制度。而國外立法卻早在幾百年前就確立了這項制度。如1791年法國《憲法》、法國民法典、墨西哥民法典均確立了這項制度。
婚姻的“契約”本質在我國受到禁錮,似乎承認婚姻是一種契約,仿佛就是把婚姻看成了一種可恥的交易。應當說,這種理念回避了婚姻關系的本來面目,也限制了婚姻自由原則的貫徹和實現。近年來,隨著民眾“契約”理念的漸趨深入,有關婚姻本質的認識也越來越明晰。并且,這種認識已經反映到婚姻立法上來。我國現行的婚姻法正是基于婚姻的契約本質而確立了損害賠償制度。尤其是《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過錯方已經嚴重違反了婚姻契約之義務,理應承擔損害賠償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HR外包
2021-03-11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