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賠償是民法通則建立的制度。在理論上,一般認為人身傷害的撫慰金賠償就是精神損害,沒有必要再劃分為一般的精神損害賠償和撫慰金賠償的區別。但我個人認為,應該對兩者作劃分,精神損害賠償救濟的是精神利益的損害和精神痛苦的損害,撫慰金賠償則是救濟人身傷害的精神痛苦和創傷。2003年的人身損害司法解釋也趨向于這種觀點,第十八條的規定首次以司法解釋的形式提出了“精神撫慰金”的概念。
一、國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立法發展歷程
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此處雖未直接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稱謂,但司法實務界普遍傾向于推定“賠償損失”包括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害,因此《民法通則》第120條就是我國正式確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法律依據。
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將隱私歸入公民名譽權,使得個人隱私被侵害時,受害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1991年國務院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了受害人的近親屬可得到具有精神補償性質的死亡補償費。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定(試行)》第4條(安撫費)的規定,使得生命權受到侵害時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有了依據。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一次使用了“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并規定了死者名譽受到損害時,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公布了《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解釋》總結多年的立法和司法經驗,并大膽借鑒國外先進立法,全面擴展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客體,把新中國人身的司法保護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標志我國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進入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
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從而確認了我國在婚姻家庭方面的精神損害賠償法律依據。
2004年5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第十八條規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證能執法嗎
2021-01-22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行使留置權需要寫申請書嗎
2021-03-26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