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工傷維權過程中為什么要小心翼翼
一、工傷職工的維權行為觸犯了用人單位的利益。
建立工傷保險制度,一是保障工傷職工得到醫療救助和經濟補償,二是為了分散用人單位的用工風險。但在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時,根據規定,由用人單位來承擔職工的醫療救助和經濟補償。在此,工傷維權不可避免的觸犯了用人單位的利益。
二、嚴峻的就業形勢。
找工作不容易,絕大部分職工不想丟掉自己的飯碗,而向用人單位要求自己的權益,一旦協商不成,職工將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即便協商成功,也將影響自己以后在單位的發展。
三、對維權成敗心存疑慮。
其一、用人單位往往要求職工在入職時,簽訂內容為“工傷概不負責”的協議。由于絕大多數農民工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并不知曉該工傷免責條款屬無效條款。其二、要求工傷待遇,需要首先申請工傷認定,然而這需要勞動關系證明,用人單位為了減小用工成本,妄圖逃避責任,總是盡可能的使職工手中少留勞動關系證明,以致不少職工,尤其是農民工發生工傷時尚不知道自己單位的名稱。其三、用人單位在經濟上、與勞動、法院等機關人情關系上的強勢,“地方保護主義”成為職工對將來的公正判決產生懷疑的主要因素。
四、工傷賠償程序過于復雜。
工傷賠償程序復雜,一般職工絕對沒有足夠的精力、時間通過漫長的法定程序來處理。首先,雖然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認定可由用人單位或工傷職工一方提出,但工傷職工要提出工傷認定,只能是在用人單位明確拒絕工傷認定,否則,只能等到工傷發生1個月后,才能提出。其次,難以收集提出工傷認定所需材料,由于用人單位通常不與職工簽定書面勞動合同,僅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就難以收集。收集完畢,一般也需要通過勞動爭議仲裁,進行仲裁以確認事實勞動關系;再次,勞動社會保障部門受理并做出工傷認定后,用人單位不服工傷認定,還會要求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還可提起行政訴訟。整個程序走完耗時太長。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律霸網專業的律師團隊會及時為你解答疑惑,讓你能夠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役權和租賃權沖突
2021-01-13外商投資法中的13條稱的特殊經濟區域是什么
2021-03-07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