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商拒向消費者提供賣家信息怎么辦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由國家工商總局制定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正式實施。其中規定,經營者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將受到處罰。
同時規定,“商品已拆封”不得作為電商網店拒絕退貨的理由,故意拒絕或拖延退貨最高將面臨50萬元處罰。
二、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向其發送“廣告”
網購時,消費者往往需要向經營者提供手機號、住址等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可能面臨泄露的風險。《處罰辦法》指出,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或在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仍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的,都將受到處罰。
工商總局消保局介紹,這里的個人信息包括消費者姓名、性別、職業、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住址、聯系方式、收入和財產狀況、健康狀況、消費情況等,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消費者的信息,“經營者必須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
三、4種行為視為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退貨
在網購無理由退貨中,商家常常以“已拆封”等為由拒絕執行,不少消費者遭遇維權門檻高、難度大。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明確規定,經營者通過網絡、電視、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時,應承擔七天無理由退貨的義務,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由拒絕。若經營者出現“自收到消費者退貨要求之日起未辦理退貨手續”、“以消費者已拆封、查驗影響商品完好為由拒絕退貨的”、“未經消費者確認,自行規定該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無正當理由未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這4種行為時,將視為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工商部門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最高處50萬元罰款。
此外,對于預付費消費,辦法規定,對退款無約定的,要按照有利于消費者的計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額。如果經營者對消費者提出的合理退款要求,明確表示不予退款,也屬于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記者廖*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后工傷復發的處理規定
2021-01-18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