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詐勒索罪的4個要件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分別是什么?
(一)敲詐勒索罪的4個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不僅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還危及他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權益。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采用威脅、要挾、恫嚇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的行為。敲詐勒索的行為只有數額較大時,才構成犯罪。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必須具有非法強索他人財物的目的。
(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2)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
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
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
(4)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在不同的犯罪情節下,對詐騙罪的犯罪分子處罰不同,也就意味著犯罪分子具體的坐牢時間不同。最高的時候是無期徒刑。
二、敲詐勒索罪和詐騙罪的區別:
1、客體不同:敲詐勒索罪不僅侵犯公私財物所有權,還危及他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權益。
2、客觀表現不同:詐騙罪在行為上著重于“騙”,即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而敲詐勒索罪強調“敲”,即實施了威脅、要挾、恫嚇等行為。
3、受害人交出財物的主觀狀態不同:詐騙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騙后“自愿”交出財物;而敲詐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財物。
4、立案標準不同:詐騙罪,數額較大為三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為二十萬元以上;敲詐勒索罪,數額較大為二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二萬元以上。
5、刑期不同:詐騙罪可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而敲詐勒索罪最高刑期為10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以通過判斷犯罪構成要件來判斷違法者具體的罪名,不同的違法行為給特定人群,甚至給社會造成的危害都是存在著差異的,故此受到的處罰也不同。公安機關在審理案件時,需要確定具體的罪名,若是罪名都不確定的,不能將案件移送給法院審理。
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敲詐勒索未遂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存疑不訴有追訴時效嗎
2020-12-19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廠房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1-03-15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公租房拆遷,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