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法,根據《商業銀行法》第48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單位的資金以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人民幣單位存款管理辦法》(銀發[1997]485號)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將公款以個人名義轉為儲蓄存款”,國務院《儲蓄管理條例》第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個人名義將公款轉為儲蓄存款”。公款私存的法律解釋為“單位或個人將公款以個人名義轉為儲蓄存款的行為”。
1、《商業銀行法》第七十九的規定,對“將單位的資金以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的”行為,應“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公款私存的行為規定了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的行政處罰。《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條,《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條也作了類似規定。
2、2005年2月1日起起施行的《財政違法行為處分條例》對公款私存的行為,采取雙罰制,即同時對單位和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第十七條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財務管理的規定,私存私放財政資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資金,沒收違法所得。對單位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但是,單位行為與個人行為需要酌情分開處理。在公款私存過程中,對于單位行為,公款無論是帳內私存還是帳外私存,只是存放形式的的不同,與單位法定帳戶上的資金并沒有實質上的差別。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涉嫌犯罪,如貪污、挪用、私分等,可直接按所涉嫌罪名處理。但若屬于個人行為,情況則不同,行為人若是為了資金安全,為臨時周轉或錯誤認識等原因而為的行為因其主觀上沒有非法獲取公款使用權的目的,客觀上也并沒有妨礙單位對公款的使用,則不構成挪用公款罪。至于為幫人完成攬儲任務的公款私存行為,雖然違反了財經紀律,可以給予一定的政紀、黨紀處分,但公款并沒有給他人使用,沒有被挪用,而不應以犯罪論處,如果行為人從中獲取財物,符合受賄罪構成條件的,自應以受賄罪論處。
單位如存入單位賬戶的,也應追究案件負責人和單位主管人員的責任。發現違法案件的犯罪時,還應對案件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員進行罰款處理。根據案件的涉案金額和案件的違法情況,追回案件的挪用公款,減輕違法犯罪人員的處罰。
挪用公款罪數額標準怎么認定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最新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辦學校破產清算之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2021-02-01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什么是域名仿冒注冊商標
2021-01-19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一書四方案什么時候公布,在哪里看
2020-12-30沒有房產證的農村自建房被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0-12-04拆遷款所需材料
2021-02-03《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2021-02-12征地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