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什么時候考慮有效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刑法》的規定來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并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于對犯罪未遂的處罰。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東西方文明的激烈沖突,各國法文化傳統以及刑法價值觀的巨大的差異,在這一點上都煙消云散。各國立法者莊嚴宣布:對中止犯就應大幅度從寬處理。尤其在中國刑法中,犯罪中止不僅比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處罰輕,而且與整個刑法所規定的其他法定從寬情節相比,也是獨一無二屬于最輕的。
二、犯罪中止的認定需要具備的條件:
第一:犯罪中止必須要及時
假如小偷把偷來的財物都帶回自己家了,回去越想越后悔,又把偷來的東西還回去;或者罪犯砍了別人,后來被外界因素打斷,例如被過路的人看到阻止了,罪犯有點后悔,主動將人送去醫院。以上兩種行為不算犯罪中止,只能說是犯罪的悔改表現,這種最多是在法院量刑的時候可以作為一種減刑的考量依據。
第二:犯罪中止必須要具有自動性
所謂的自動性指的是,犯罪中止前,罪犯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將整個犯罪過程完成的,只是中間過程中自己主動放棄了繼續犯罪。
第三: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的
要么犯罪沒有實行的時候放棄,要么犯罪已經實行了,但是還沒有發生什么后果就中止。
法律上對于中止犯罪,假如最終沒有造成什么損害的,那么是可以免除刑罰的。但是如果造成了危害,那么會結合中止犯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中止的是不是及時有效,相應地減輕一些刑罰。
犯罪過程中,犯罪沒有形成犯罪結果或沒有實施結束的,才算做案件的犯罪中止。一旦違法人員形成犯罪結果的,不算做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違法犯罪人員沒有造成違法后果或損失的,辦案機關可以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免除違法人員的處罰。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