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牽連犯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牽連犯的法律規定是出于一個犯罪目的,實施數個犯罪行為,數個行為之間存在手段與目的或者原因與結果的牽連關系,分別觸犯數個罪名的犯罪狀態。對于牽連犯,除我國刑法已有規定的外,從一重罪論處。
構成牽連犯,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數罪必須出于一個犯罪目的
犯罪目的,是指行為人通過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所希望達到的結果。犯罪目的不同于犯罪構成中的主觀方面的故意,在一個犯罪目的支配下實施的牽連犯罪行為,其故意內容可以不同,但都必須是故意。過失犯罪不成立牽連犯。
第二、必須實施了兩個以上獨立的犯罪行為
行為人必須實施了兩個以上獨立的犯罪行為且觸犯不同的罪名。如果只有一個犯罪行為,即使觸犯了不同罪名,也不是牽連犯而是想象競合犯。
犯罪行為的個數可根據犯罪構成判斷。觸犯不同的罪名,既行為的異質性,也就是說,方法行為與目的行為、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是異質數罪。如只觸犯同一罪名,是連續犯而不是牽連犯。
第三、數個犯罪行為須有牽連關系
牽連關系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之間具有方法與目的或原因與結果的密切聯系。
如何認定牽連關系,學術界主要有主觀說、客觀說、折衷說三種觀點。其中的要堅持主客觀一致,綜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既要求牽連意圖、又要求行為之間內在因果聯系的折衷說比較科學。
二、牽連犯處罰原則是什么?
牽連犯是裁判上的一罪,因而實行從一重罪處斷的原則。也就是說,對牽連犯應當采用吸收的原則,按照數行為所觸犯的罪名中最重的罪論處。
(一)刑法條文規定的牽連犯處罰原則
牽連犯在司法實踐中經常涉及。構成牽連關系有很多種可能。刑法分則中對個別牽連犯規定的處罰原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這些規定也不是適用統一的處罰原則,而是既有從一重處斷又有數罪并罰。
第一種規定:從一重處斷原則。例如刑法第399條第3款規定: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有前兩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385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即徇私枉法罪與受賄罪或枉法裁判罪與受賄罪構成牽連犯,要從一重處斷。
第二種規定:數罪并罰原則。如第157條第2款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7條規定的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罪,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即走私罪和妨害公務罪構成牽連犯,實行數罪并罰。
類似的規定還有一些。這些牽連犯的特例,法官在具體定罪量刑時可以直接適用,不會有太大爭議,而實踐中還存在大量的刑法條文未提到的牽連關系,該適用什么處罰原則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司法實踐中牽連犯的處罰原則
實踐要受理論的指導,理論界對牽連犯應適用什么處罰原則存在很大爭議。主要有從一重處斷說、數罪并罰說和折衷說三種觀點。從一重處斷說認為牽連犯應按數罪中最重的一個罪定罪,并在該罪的法定刑內從重處罰,不認定為數罪;數罪并罰說認為牽連犯都應并罰;折衷說認為對牽連犯不能一律適用從一重處斷原則,也不能都適用數罪并罰,而應以法律規定為標準,對刑法無明文規定的適用從一重處斷原則,對刑法有規定的依刑法規定處罰。
我們國家刑法當中對于犯罪的不同的行為做出了不同的法律規定,比如說有一些犯罪他是屬于牽連犯,也就是說這樣的目的或者是原因和結果之間是具有牽連關系,此時在進行處理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這樣的一種突出的關系,從一定程度上出發。
虛假訴訟罪的牽連犯是怎樣的,牽連犯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在我國子女欠債父母受牽連嗎
牽連犯與吸收犯的區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開荒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0-11-28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以航拍圖來確定違章建筑合法嗎
2021-03-13農村拆遷有營業執照賠償多點嗎
2020-12-31征地拆遷中常見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27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否可以繼承
2021-03-18農村危舊房改造怎么申請才能最大限度領到補助金
2021-01-03商鋪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應該計算幾個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