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媒體報道,被傳統觀念納入“家務事”范圍的家庭暴力,有望走進“清官可斷”的工作范圍。正在修訂的《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要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有關單位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應當及時予以制止,參與對家庭暴力的調解,并可以根據受害婦女的請求出具證明或者提供幫助。公安機關應當將家庭暴力報警納入出警工作范圍,并按照有關規定對家庭暴力求助投訴及時進行處理……”
加強保護婦女權益,無疑是好事。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如今的家庭暴力,已經不僅是單純的丈夫虐待妻子。作為家庭內部一些成員對另一些成員的施暴行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僅僅是婦女,也包括子女、老人、丈夫及家庭其他人員。對家庭暴力重新認識,有助于保護更多受害者。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家暴現象都不同程度存在;受害者總體上說也多為婦女。而在中國,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這一現象還較普遍。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家暴都被狹義地理解為老公打老婆。從這個角度講,北京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制訂實施辦法,建立反家庭暴力機制,庶可理解。
但從立法的視角看,這樣做又確實欠妥―――既不合法理,也不合情理,更不合乎現實情勢。如今“河東獅吼”雖說算不上家庭暴力,但即便是在鄉野山村,懦夫悍婦現象卻也并不罕見,老公被老婆攆得魂飛魄散根本不算新聞,見諸報端的一般都是丈夫致瘋致殘甚至致死的消息。有人說,韓國女人溫順也挨打,日本丈夫毆妻成風俗;但是也有報道指出,在德國的家庭暴力案例中,有近50%的比例是妻子向丈夫施暴。至于對未成年子女和老人所實施的家庭暴力和虐待行為,則更令人發指,同樣也并不鮮見。
有鑒于此,這些年來不少學人專家頻頻呼吁,應該對家暴犯罪進行科學定義,并納入刑事法律之中統一管轄。但是,2009年2月28日最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仍然未對家庭暴力行為予以明確定義,仍然只是在其第二編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中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
盡管《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婚姻法》中有“禁止家庭暴力”之類要求,但《刑法》卻無相關罪名。即便是對“情節惡劣的虐待家庭成員”行為,該法也明確說明“告訴的才處理”。這就使得有關法律對家暴的禁止和反對,顯得多么軟弱無力―――只保護妻子不保護丈夫、子女、老人等等,倒還在其次。這說明,維護法制的統一,殊為重要;也說明,我們的法制現狀,還存在著太多尷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疫情影響工資會正常發放嗎
2021-02-11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宅基地可以出租嗎
2021-02-03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