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1、認識特征
過于自信的過失表現為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同時又輕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如果行為人在行為時,根本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則不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而可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或意外事件;如果行為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而不是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則屬于直接故意,而不是過于自信的過失。
所謂“輕信能夠避免”,是指行為人在預見到結果發生的同時又憑借一定的主、客觀條件,相信自己能夠避免結果的發生,但所憑借的主、客觀條件并不可靠。輕信能夠避免主要表現為:
(一)行為人過高地估計了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其自身的和客觀的有利因素;
(二)行為人過低地估計了自己的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程度。輕信是過于自信的過失心理區別于其他犯罪形式重要特征,也是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成立的根本原因。
2、意志特征
過于自信的過失表現為行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即危害結果的發生是違背行為人的意志的。行為人之所以實施行為,是因為他輕信能夠避免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因此,行為人雖然沒能阻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但其往往會根據自己的認識,采取一定的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的措施。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
故意與過失是行為人對自己所實施的侵害法益的行為及其結果所持的一種心理態度。故意又分為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過失可分為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其中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的過失有相似之處,如兩者均認識到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雖然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要區分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的過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一)間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過于自信的過失是“預見”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明知”,即明明知道。“預見”,即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預先料到將來。“明知”與“預見”對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轉變為現實的估計是不相同的。“明知”行為人認為危害結果會由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預見”行為人認為危害結果不會由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從整體上看“明知”的認識程度要高于“預見”。
(二)間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于自信的過失是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的意志。間接故意的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聽之任之的態度。過于自信的過失的行為人在主觀上是不希望、反對危害結果的發生,而且是希望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這種避免體現在行為人認為存在主客觀條件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
(三)間接故意的行為人對結果是否發生采取放任的態度,客觀上不會采取積極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如果有事實證明行為人采取了積極措施來避免結果發生的,通常應當是過于自信的過失。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應當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后果來認定,特別是由于犯罪嫌疑人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而導致的犯罪事實,也需要對是否屬于過失犯罪來進行認定,對于不屬于過失犯罪的,應當追究規定的法律責任。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造成違法人員受傷由誰賠償
2020-11-15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