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奪罪訴訟時效為多少年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搶奪罪是屬于刑事犯罪,適用追訴時效的規定,依據法定最高判刑而定,最長是經過二十年,但已經立案的,不受追訴時效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十七條?【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第八十八條?【追訴期限的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二百六十七條?【搶奪罪】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持續侵權行為的訴訟時效起算點怎么確定
應從侵權行為實施終了之日起計算。因為持續發生的侵權行為是一個完整的行為,在該行為未終了之前,損害后果無法確定,難以請求損害賠償。對此,臺灣地區“最高法院”認為,在持續性侵權行為終止前,損害仍在繼續狀態中,被害人無從知悉實際受損情形,自然無法請求損害賠償,而其請求損害賠償之消滅時效自應待損害程度確定知悉后起算。亦即在連續侵權行為中,在侵權終止前并無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的問題。
加害人之侵權行為如連續發生者,則被害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亦不斷發生,因此針對不同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亦應分別計算,而超過訴訟時效部分的請求權亦不斷消滅,亦即超過訴訟時效的侵權部分,因罹于時效而不得請求損害賠償。對此日本的判例也認為,持續性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只要是個別產生的,則對于各個損害的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從個別損害起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搶奪罪是屬于刑事犯罪,適用追訴時效的規定,依據法定最高判刑而定,最長是經過二十年,但已經立案的,不受追訴時效限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方式有什么
2021-02-22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