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中止應當如何處罰?
關于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各國有無罪說、不罰說和折中說之分,目前各國立法多采取對中止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做法。
我國《刑法》對中止犯采取必減免主義。《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這一規定,對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為沒有實際造成損害結果,則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為造成了一定損害結果的,則應當減輕處罰。這體現了我國《刑法》對犯罪中止行為的肯定和鼓勵。
三、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該如何認定?
犯罪中止《刑法》第24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
(一)時間性:發生在犯罪過程中 1.既可以發生在預備階段,也可以發生在實行階段。在實行階段,既可以發生在實行行為尚未終了時,也可以發生在實行行為已經終了后,結果出現前。注意:犯罪未遂只能發生在實行階段。 2.犯罪不能呈現終局性形態。一旦不能出現預備、未遂、既遂,便不可能出現中止。
(二)自動性: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防止結果發生 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的關鍵區分。
(三)客觀性:要有中止行為 犯罪中止分為兩種:
1.行為未實行終了,自動放棄。 此時中止行為表現為自動放棄,要求行為人必須真實徹底的放棄犯罪,而非暫時停頓。 注意:自動放棄重復侵害行為成立中止。
2.行為實行終了,有效防止結果發生。 此時中止行為表現為采取自動有效防止措施。這種防止措施要具備兩個條件;一要有足以避免結果發生的性質,二要真誠努力的去完成。
(四)有效性 有效性指危害結果沒有發生。
1.種類:一是行為未實行終了,自動放棄,危害結果沒有發生;二是行為實行終了,自動防止結果發生,危害結果沒有發生。
2.地位:即使行為人自動放棄或積極努力防止,但結果仍發生了,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3.危害結果沒有發生,是指行為人追求或放任的、行為性質決定的危害結果沒有發生,而不是指任何結果都沒有發生。因此,犯罪中止可以分為沒有造成任何危害結果的犯罪中止和造成一定危害結果的犯罪中止。 能與不能,應該以行為人自己的主觀認識為標準。只要行為人自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把犯罪進行下去而自動放棄犯罪的,盡管客觀上不可能完成的,也應當認為是犯罪中止。
4. 幾種特殊情況的判斷:因被害人是自己的熟人而停止(一般視為犯罪中止);因被害人的嚇唬而停止(因情況不同而作不同的認定);犯罪過程中因身體疾病而停止(一般認為是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是自動放棄)
如果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的過程中出現了犯罪中止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造成損害則免除處罰,如果造成的損害則會減輕處罰的力度,因為犯罪分子如果做出了犯罪中止的行為后,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當事人意識到了犯罪的危害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悔過意識。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聘請辯護律師
2021-01-03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未按土地出讓合同時間竣工怎么處理
2021-02-03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拆遷房分配不均訴訟期是多久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