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某與刁某于2002年10月8日簽訂租賃協議一份,約定夏某將自己的房屋一棟出租給刁某使用。雙方約定了租賃期限為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付款方式為每上一年11月15日前支付下一年度的租金,即2002年11月15日前支付2003年度的租金8000元,2003年11月15日前支付2004年度的租金8000元。合同簽訂后,夏某交付該房給刁某使用,刁某按約定支付了2003年度的租金,未能在2003年11月15日前支付2004年度的租金,但其一直使用該房屋。2005年4月1日,夏某訴至法院,要求刁某支付2004年度的租金8000元。庭審中,被告刁某提出夏某已過訴訟時效。
法院在審理本案中,形成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夏某起訴時已經喪失訴訟時效,應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理由是本案的時效應從2003年11月16日算起;第二種觀點,夏某沒有喪失訴訟時效,本案的訴訟時效從2005年1月1日起算;第三種觀點,本案訴訟時效應分段計算,即從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之間的已喪失訴訟時效,從2004年4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訴訟時效沒有喪失。
筆者贊成第三種觀點。
訴訟時效的開始,即訴訟時效的期間的起點,一般各國立法都是從權利被侵害、權利人能行使請求權之時起算。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也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本案中,雙方約定了“先付租金后用房”的租金履行方式,但當刁某實際使用該房屋時方引起租賃法律事實。如果刁某在2004年度不租賃該房屋,并不產生侵害夏某的租金權利的法律后果(在法律性質其應是違約行為);只有當刁某實際使用房屋卻不支付相應租金才產生侵害夏某租金的法律后果。因此,本案不能簡單地以雙方約定的“11月15日”來確定時效的起點,而應以刁某實際使用夏某的房屋而不支付租金時計算時效。由于租金案件的時效為一年,且本案刁某的租賃行為是處于持續狀態,因此,應以夏某主張權利時往前倒推一年,即從2005年3月31日至2004年4月1日期間的租金未過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呢
2020-12-08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藥品遭受損害,我是否可以請求網絡交易平臺承擔先行賠付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06行政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