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刑罰的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預備的概念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犯罪中止的概念
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犯罪中止的特征:
1、必須是在犯罪預備過程中或犯罪實行過程中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條件;
2、必須是主動放棄犯罪(自動性是實質條件);
3、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
在當代社會,對于不同種類的犯罪行為進行處理是一種正確的體現,但是同時需要了解到的是同一種犯罪行為有可能也是會有不同處理的,比如說在不同的階段導致的行為的發生,最常見的兩種就是犯罪預備階段以及犯罪中止狀態。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跟蹤是犯罪預備還是犯罪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