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有的債權債務,當事人并沒有約定履行期限,那么,訴訟時效如何起算對此問題存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此類債權債務的訴訟時效應從債權成立之時起計算,以2年計算訴訟時效期間。第二種觀點認為,應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時開始計算;第三種觀點主張應從債權人給予債務人的寬限期屆滿之時起計算。筆者認為,上述各種觀點都有理論支撐,也為不同國家的民法所采納,但何種觀點適用于我國,取決于我國《》的有關規定。《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梢?,存在權利被侵害的事實(侵權或違約)是訴訟時效啟動的前提。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時并不是債權成立之時,在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中,債務事實確定無疑,但債權人的權利是否受到侵害,并不能通過債務事實本身予以確認。據此,《民法通則》排除了第一種觀點適用的可能性。
第二種和第三種觀點的依據是《民法通則》第88條第2款第(二)項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注:《合同法》對履行期限約定不明的債權債務履行問題的規定與此相同。)這兩種觀點與《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規定相一致,即債權人只有向債務人求償遭到拒絕后,才能夠確定其債權是否受到侵害,訴訟時效才開始起算。兩者的不同就在于訴訟時效起算點的計算不同:第二種觀點主張自債權人主張債權遭拒絕的次日計算;第三種觀點實際上主張即使債權人的求償遭到拒絕,訴訟時效也不能開始計算,債權人要給債務人一定的寬限期,待寬限期屆滿的次日開始計算訴訟時效。筆者認為,從《民法通則》第88條的規定看,履行期限約定不明的債務,雖然債權人可以隨時主張債權,但給債務人一定的寬限期是債權人的法定義務。寬限期就是債務的履行期,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存在三種可能:一是債務人在寬限期內履行了全部債務,導致訴訟時效消滅;二是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已履行的部分訴訟時效消滅,未履行的部分在寬限期屆滿后次日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三是債務人在寬限期不履行債務,則在寬限期屆滿后的次日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因此,在寬限期內,債務的履行處于不確定狀態,債權人并不確切地知道自己的債權受到侵害,只有當寬限期屆滿后,債權人的債權是否受到侵害才最后得以確定,因此,第三種觀點符合《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實踐中應當采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官司法律流程
2020-12-14管轄權異議可以郵寄提交嗎
2020-12-01被別人誣陷怎么打官司
2020-12-29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土地法知識小輯
2020-11-10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被拆遷人對評估報告不滿意怎么辦
2021-02-182020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