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點認為,“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是無權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那么債權人僅向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之日,也就并不能視為債權人的權利受侵害之日。債權人真正知道或應當知道對于保證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時間,是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后,判決或仲裁裁決生效之日,一般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也應當從該日起計算。”這段話前后相互矛盾,既然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無權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不能視為債權人的權利受侵害之日。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的規定,在“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保證人未履行保證債務的行為,并未對債權人的權利造成侵害,訴訟時效尚未開始起算,怎會有“判決或仲裁裁決生效之日,一般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也應當從該日起計算”的問題。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是源于《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按照《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責任”的規定,在未對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前,保證人有先訴抗辯權,可以拒絕承擔其保證責任。此時訴訟時效尚未開始起算,那來的訴訟時效中斷。最高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若干規定》把訴訟時效的中斷改為訴訟時效的起算,并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延長到“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合同的訴訟時效”,總算是前進了一步,但仍未消除與《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在“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責任”之間的矛盾。最后,《若干規定》第一百二十五條又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向債務人和保證人一并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應當在判決書中明確在對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后仍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與《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靠近了一步,且與《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精神相一致。
由此可見,在我國關于一般保證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上,出現了基本法、特別法、司法解釋之間相互矛盾,特別法條文之間相互矛盾,司法解釋條文之間相互矛盾的狀況,即法體系上的違反,難怪在實務中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根據下位階法不得抵觸上位階法的原則,在確定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上,應適用《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而不能適用《擔保法》及司法解釋中與其相抵觸的規定,以維護法律的統一性、安全性和穩定性。
筆者建議對《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進行修正,以與《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相一致,或者在我國將來制定《民法典》時,將一般保證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予以統一,消除現有法體系上的違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二手房貸款不通過算違約嗎
2021-01-23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