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含兩人)以上的訴訟。在通常情況下,民事訴訟的原告一方或被告一方都只有一人。但在某些糾紛中,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均為兩人以上,形成訴訟時,原告或被告一方或雙方均是多數,這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訴訟形態——共同訴訟。共同訴訟屬于訴的合并,其意義在于簡化訴訟程序,避免法院在同一事件處理上作出矛盾的判決。
二、共同訴訟的情形
1.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并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2.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3.個人合伙的全體合伙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伙有依法核準登記的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全體合伙人可以推選代表人;被推選的代表人,應由全體合伙人出具推選書。
4.企業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分立后的企業法人為共同訴訟人。
5.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
6.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愿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把其列為共同原告。
7.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的,為共同訴訟人。
8.共有財產權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權人起訴的,其他共有權人應當列為共同訴訟人。
9.在因連帶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中,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除保證合同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外,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擔保法解釋》,能夠引起必要共同訴訟的具體情形還包括:
1.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為他人提供保證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保證糾紛案件中可以將該企業法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除外。
2.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向債務人和保證人一并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3.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擔保物權時,債務人和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4.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當事人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債務人與保證人、抵押人或者出質人可以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4月16日頒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將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
三、追加共同訴訟原告人的法律依據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追加原告、被告或者第三人的情況,追加的法律依據是什么?以什么們的形式追加當事人?
第一種情形,法院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敝幎?,在訴訟的過程中,法院為了更好地查清事實,法院會依職權追加第三人;法院認為遺漏了相關的原告或者被告,法院會釋明當事人申請追加或者依職權追加。
第二種情形,當事人向法院申請追加。這種情形最常見。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如果法院發現遺漏了相關當事人,為避免因依職權追加當事人可能帶來的風險等多種因素的考慮,法院往住會在訴訟過程中提醒或者要求當事人申請追加。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7條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即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32條)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無理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理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這一規定為當事人申請法院追加當事人提供了法律依據。
一審法院解決好追加當事人的工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及時追加當事人,法院除了可以更好地查清事實,還可以更好地保護潛在訴訟參與人的正當權利,一個案子可以解決的糾紛沒有必要提起兩次訴訟,更好地節約訴訟資源。另外,一審及時追加當事人還可避免由于事實不清被二審法院發回重審的風險。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征地安置補償標準
2021-02-08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