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3條、第56條和126條的相關規定,合并審理的情形主要發生在以下情況下:
共同訴訟與合并審理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本條是關于共同訴訟的規定。共同訴訟分為兩種:一種是必要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并審理的訴訟;另一種是普通共同訴訟,又稱一般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訴訟,共同訴訟大致有以下六種類型:(1)因對共有財產發生糾紛而提起的訴訟;(2)因連帶債權或連帶債務而產生的訴訟;(3)因共同侵權致人損害而產生的訴訟;(4)以合伙組織作為當事人發生的訴訟;(5)因共同贍養、扶養、撫養關系而發生的訴訟;(6)因共同繼承遺產而發生的訴訟范圍。成立普通共同訴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這些訴訟都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并且本法院都有管轄權;(2)這些訴訟必須都能適用同一種訴訟程序;(3)必須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4)當事人必須同意合并審理。
第三人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本條是關于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規定。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到當事人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中來進行訴訟的人,屬于廣義的當事人范疇。“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當事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涉及的法律關系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的另一個法律關系有牽連,而在后一個法律關系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否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對另一個法律中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有直接影響。也就是說,在訴訟中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中,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直接責任固然由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但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則是出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判決一方當事人應承擔某種法律義務或責任,該當事人有權請求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賠償損失或履行相應的義務。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共同訴訟與合并審理的有關的情況的介紹了。在訴訟中還是有很多比較特殊的程序的,這都是為了提高訴訟效率才會使用共同訴訟的程序的。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2021-02-20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城中村拆遷時,門面房該如何補償
2020-12-28征地拆遷補償需要提供的資料有哪些
2020-12-16杭州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是什么
2021-01-06拆遷簽過字后多久給錢
2020-12-09岳陽棚戶區拆遷
2021-01-25征地拆遷維權時存在哪些嚴重的誤區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