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3條、第56條和126條的相關規定,合并審理的情形主要發生在以下情況下:
共同訴訟與合并審理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本條是關于共同訴訟的規定。共同訴訟分為兩種:一種是必要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并審理的訴訟;另一種是普通共同訴訟,又稱一般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訴訟,共同訴訟大致有以下六種類型:(1)因對共有財產發生糾紛而提起的訴訟;(2)因連帶債權或連帶債務而產生的訴訟;(3)因共同侵權致人損害而產生的訴訟;(4)以合伙組織作為當事人發生的訴訟;(5)因共同贍養、扶養、撫養關系而發生的訴訟;(6)因共同繼承遺產而發生的訴訟范圍。成立普通共同訴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這些訴訟都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并且本法院都有管轄權;(2)這些訴訟必須都能適用同一種訴訟程序;(3)必須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4)當事人必須同意合并審理。
第三人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本條是關于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規定。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到當事人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中來進行訴訟的人,屬于廣義的當事人范疇。“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當事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涉及的法律關系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的另一個法律關系有牽連,而在后一個法律關系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否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對另一個法律中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有直接影響。也就是說,在訴訟中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中,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直接責任固然由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但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則是出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判決一方當事人應承擔某種法律義務或責任,該當事人有權請求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賠償損失或履行相應的義務。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共同訴訟與合并審理的有關的情況的介紹了。在訴訟中還是有很多比較特殊的程序的,這都是為了提高訴訟效率才會使用共同訴訟的程序的。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公司股份的隱匿、轉移五個類別
2021-03-24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農村危房改造屬于征地拆遷嗎
2020-11-22拆遷時戶主是誰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0-11-21企業拆遷如何賠償,如何賠償拆遷企業
2020-12-24樂山市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