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3條、第56條和126條的相關規定,合并審理的情形主要發生在以下情況下:
1、共同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本條是關于共同訴訟的規定。共同訴訟分為兩種:一種是必要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并審理的訴訟;另一種是普通共同訴訟,又稱一般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訴訟,共同訴訟大致有以下六種類型:(1)因對共有財產發生糾紛而提起的訴訟;(2)因連帶債權或連帶債務而產生的訴訟;(3)因共同侵權致人損害而產生的訴訟;(4)以合伙組織作為當事人發生的訴訟;(5)因共同贍養、扶養、撫養關系而發生的訴訟;(6)因共同繼承遺產而發生的訴訟范圍。成立普通共同訴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這些訴訟都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并且本法院都有管轄權;(2)這些訴訟必須都能適用同一種訴訟程序;(3)必須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4)當事人必須同意合并審理。
2、第三人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本條是關于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規定。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到當事人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中來進行訴訟的人,屬于廣義的當事人范疇。“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當事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涉及的法律關系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的另一個法律關系有牽連,而在后一個法律關系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否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對另一個法律中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有直接影響。也就是說,在訴訟中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中,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直接責任固然由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但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則是出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判決一方當事人應承擔某種法律義務或責任,該當事人有權請求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賠償損失或履行相應的義務。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案件起訴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04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何謂家庭冷暴力?發生家庭冷暴力怎么處理
2020-12-05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28征地拆遷,如何利用聽證有效維權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