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不存在間接正犯嗎?
過失犯罪是存在相關的間接正犯,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依據我國刑法理論,過失犯罪表明主觀上并沒有犯罪故意或犯罪意圖,教唆犯屬于間接正犯,一般要求具有故意或間接故意。所以,過失犯罪沒有教唆者。
二、間接正犯的種類
它包括以下情況:
1、利用無責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歲的乙盜竊,因為乙未到刑事責任年齡,間接正犯甲屬于實行犯,即正犯(間接正犯)。
2、利用他人過失或不知情的行為犯罪。如,甲醫生欲殺害病人丙,將毒針交給不知情的護士乙。乙給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醫生為間接實行犯,乙視為不知情的工具。行為并不需要僅僅以行為人自身直接的身體性行為為基礎,與能夠將器具和動物作為工具加以使用一樣,也能夠將他人作為工具實施犯罪。這種將他人作為工具加以利用,實現犯罪的情形,稱為間接正犯。間接正犯在利用他人行為這一點上類似共犯,但由于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不成立共犯,而由利用者對被利用者的行為獨立負責。如某甲利用幼童或精神病人實施犯罪行為,應當認為是某甲單獨犯罪。
三、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
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當駕駛員的駕照分數扣滿十二分后也是需要重新進行學習,否則也是不能駕駛車輛的。
過失傷害和故意傷害在主觀上存在不同,那么過失傷害是指當事人因為疏忽大意或者是過于自信等情況導致他人出現重傷的情況,而故意傷害是指當事人明知道此項行為會給其他公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傷害,但是因為自己的主觀想法而繼續實施并造成了人員傷亡等嚴重后果。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什么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慶節補課算違法嗎
2021-01-29沒有購房資格簽訂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6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2021-02-01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