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態的規定是什么?
直接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態的規定是犯罪活動已經是完成形態,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是未完成形態。一般認為,故意犯罪形態分為完成形態與未完成形態。但“完成形態”與“未完成形態”的概念本身尚需進一步澄清,正如我國臺灣學者鄭健才所言:“行為之全體,只算一個行為。所謂自開始至終了,不過形容行為之過程;過程如何,并不影響行為本身之價值。故嚴格言之,行為之價值,于著手(開始)時即已確定。并無所謂行為完成未完成之問題。
唯因行為有發生結果者,如殺人行為,發生死亡之結果;有未發生結果者,如殺人行為,未發生死亡之結果。若稱前者為行為之完成,后者為行為之未完成,亦未始不可。但應注意此時只系行為在事實上之效果問題,而非行為在法律上之地位問題。而行為在事實上之效果問題,亦僅與犯罪之既遂未遂有關,與犯罪之成立與否無關。故將未遂之犯罪,稱為犯罪未完成,將既遂犯罪,稱為犯罪完成,則屬不正確。”
二、故意犯罪形態與犯罪構成的關系
犯罪構成是成立犯罪的主客觀要件的統一體,它從整體上說明行為具有應受刑罰處罰程度的社會危害性。犯罪構成所要回答的問題是,行為符合哪些要件才能成立犯罪,它說明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故意犯罪形態只是故意犯罪可能出現的幾種形態,只是在行為成立犯罪的基礎上,才有犯罪形態可言。因此,故意犯罪形態,以行為符合犯罪構成為前提。
基于上述理由,不能認為只有犯罪既遂符合犯罪構成,而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不完全符合犯罪構成。符合犯罪構成就成立犯罪,僅符合犯罪構成不等于犯罪既遂,符合犯罪構成的行為還可能成立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故犯罪構成要件與犯罪既遂條件,并非等同關系。
刑法總則規定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首先是為了說明它們是犯罪;其次是因為難以在分則中對各種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作具體規定,由總則描述它們的一般特征,人們將總則規定的特征與分則規定的具體犯罪相結合,就可以明確各種具體犯罪的預備、未遂與中止的特征。因此,不能以刑法總則規定了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而沒有規定犯罪既遂為由,認為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以既遂為模式,犯罪構成也以既遂為模式,刑法總則又對犯罪構成進行“修正”。事實上,將犯罪構成要件分為基本構成要件與修正構成要件,也并非天經地義。刑法總則是否規定犯罪既遂,只是立法技術問題,一些國家的刑法在總則中也規定了犯罪既遂。
在當代社會,犯罪如果是既遂或者是未遂之情況下是需要進行一個區別處理的,因為畢竟如果這個犯罪沒有得逞沒有完成的話,那么他在后續的定罪量刑的時候,肯定是需要從寬處理,犯罪既遂是相對于犯罪還沒有完成這種形態來說的。
如何認定搶奪罪既遂與未遂?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既遂與未遂怎樣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次醫療誤工費如何賠償
2020-12-30同業競爭限制協議是怎樣的
2021-02-24高樓墜物把人砸傷物業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2021-01-12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