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務員收受禮金算不算受賄?
目前在我國收受禮金并不屬于犯罪行為,單純收受禮金但不為送禮者謀取利益的行為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收受禮金仍會受到黨紀處分,情節嚴重的會被開除黨紀。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禮金、消費卡等,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受賄行為包括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賄賂。受賄行為還包括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這里的為他人謀取利益,包括承諾、實施、實現為他人所謀利益三種情況。與此相較,收受禮金行為則沒有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情節。也就是說,收錢者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承諾、實施和實現為送錢人辦理任何事項,送錢人在送給禮金時,也沒有提出或暗示任何具體請托事項。
二、受賄罪的客觀表現是什么?
從受賄罪的客觀行為來看,有兩種具體表現形式:
1、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財物。索賄是受賄人以公開或暗示的方法,主動向行賄人索取賄賂,有的甚至是公然以要挾的方式,迫使當事人行賄。鑒于索賄情況突出,主觀惡性更嚴重,情節更惡劣,社會危害性相對于收受賄賂更為嚴重。因此,本法明確規定,索賄的從重處罰。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索取他人財物的不論是否為他人謀取利益,均可構成受賄罪。
2、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賄賂而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收受賄賂,一般是行賄人以各種方式主動進行收買腐蝕,受賄人一般是被動接受他人財物或者是接受他人允諾給予財物,而為行賄人謀取利益。
綜上所述,公務員收受禮金并不構成受賄行為,其和受賄有本質區別,兩者法律責任不同,一般情況下,對收受禮金的處罰是黨紀處分,比如記過、警告及開除黨籍等。如果收受禮金是因為正常的人情往來,則不屬于違法。而一旦被定性受賄,其將面臨法律責任。
單位受賄罪如何量刑的?
受賄罪量刑標準
單位受賄罪最高院解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逃婚犯法嗎
2020-11-16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01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入股租賃協議范文
2021-03-09拆遷補償款是否為行政賠償
2021-03-15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