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能否申請律師執業嗎?
因為我國規定申請律師執業需要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失犯罪并不存在主觀犯罪故意,不違反本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五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七條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
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二、過失犯罪的性質
(一)、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考律師是公民所擁有的權利,但必須要符合條件,如果犯了重大過錯的人一般是不能選擇此職業的,但如果是屬于過失犯罪而且也沒有受到過重大的刑法,那么是可以繼續當律師的,所以,不同的職業要求的勞動者就會不一樣。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什么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發生勞資糾紛后如何寫仲裁申請書
2021-03-22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拆遷安置房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30受益人相繼去世,公租房拆遷利益該歸誰
2021-01-25拆遷時城管有沒有權力強制拆除房屋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