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未遂會成立嗎?
通說認為,過失犯都是結果犯,發生結果才成立犯罪,故過失犯沒有未遂成立的余地。另有觀點認為,過失犯也有實行行為與結果,故過失犯也能成立未遂。
立法史上看,未遂犯限于故意。通說進一步認為:結果是過失犯的本質,過失犯的處罰以客觀上的結果為必要,未遂犯的處罰以主觀上的故意為必要。過失行為的違法性必須從違法結果中去尋找。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三、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1)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3)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所以司法機關都是會在發現違法行為后進行立案調查,如果犯罪分子在實行犯罪的過程中因為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中止了犯罪后司法機關也是會從輕處罰,因為犯罪分子也是沒有給其他公民以及社會大眾造成實質的傷害所以會根據既遂犯的處罰酌情或者從輕進行處罰的。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過失殺人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未成年人過失殺人怎么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房租合同終止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宅基地加蓋二層合法嗎
2021-03-03涉外婚姻沒有結婚證可以離嗎
2021-02-20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