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未遂會成立嗎?
通說認為,過失犯都是結果犯,發生結果才成立犯罪,故過失犯沒有未遂成立的余地。另有觀點認為,過失犯也有實行行為與結果,故過失犯也能成立未遂。
立法史上看,未遂犯限于故意。通說進一步認為:結果是過失犯的本質,過失犯的處罰以客觀上的結果為必要,未遂犯的處罰以主觀上的故意為必要。過失行為的違法性必須從違法結果中去尋找。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三、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1)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3)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所以司法機關都是會在發現違法行為后進行立案調查,如果犯罪分子在實行犯罪的過程中因為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中止了犯罪后司法機關也是會從輕處罰,因為犯罪分子也是沒有給其他公民以及社會大眾造成實質的傷害所以會根據既遂犯的處罰酌情或者從輕進行處罰的。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過失殺人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未成年人過失殺人怎么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除廠房是否需要向政府部門報告
2020-12-11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農村土地確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04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外嫁女、外來媳婦應不應該得到拆遷補償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