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集資還款免責規定的是什么?
根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關于非法集資還款免責 第十八條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以及其它任何單位。
債權債務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采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二、法律規定
根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以及其它任何單位。
三、三大新特征
河北發生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13起中,都是采用直接吸收公眾存款或集資詐騙形式,大致可劃分為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四大類,具有三大新特征:
一是非法集資方式變化多樣。犯罪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等旗號,由傳統的種植、養殖向工程項目、科技開發、投資入股、消費返利等方式轉化。
二是多種犯罪行為相互交織。犯罪分子將非法集資與傳銷、合同詐騙等經濟違法犯罪行為相互交織在一起,采用傳銷手段首先對集資人員進行洗腦,許諾種種優惠條件和獲利模式,然后再引誘集資,層層下套。一般在集資初期,犯罪分子往往積極“兌現”回報承諾,騙取信任,吸引更多的人踴躍加入,集資規模迅速呈幾何級放大。
三是非法集資宣傳不惜血本,利用媒體造勢。如聘請明星代言,在一些媒體上刊登專訪文章,利用報道宣傳不法企業的“業績”;將部分非法集資款投入公益事業或進行捐贈;雇傭業務員竄入社區散發傳單,傳播集資信息;舉辦各種活動,并在現場兌現紅利,讓參與人員先嘗到甜頭,為非法集資活動宣傳“現身說法”。
現階段會有許多不法分子利用欺騙或者偽造等手段實行非法集資行為,那么在進行非法集資時也是會嚴重的危害到公民的財產安全并對社會的治安和秩序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國家也是規定了在遭遇了非法集資后一定要及時的收集好證據并及時到公安部門進行報警處理。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在我國非法集資就是詐騙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員工入職時涉及的15項法律問題
2021-02-17抵押物充足可以構成騙取貸款罪嗎
2021-01-20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中國的土地出讓使用年限分別有哪幾種
2021-03-09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2020農村瓦房舊房拆遷補償多少
2020-11-29哪些情況的房屋沒有房產證也可以獲得拆遷費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