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雇兇殺人犯罪中止還會受到刑事處罰嗎?
雇兇殺人犯罪中止還會受到刑事處罰,雇兇殺人犯罪中止涉嫌故意殺人犯罪,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只有在犯罪預備過程和著手實施犯罪但沒有達到既遂之前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在犯意表示階段和犯罪既遂的情況下,都不可能出現(xiàn)犯罪中止的情況。有學者指出,某些刑法論著在論述犯罪中止的時間性時,總是慣于強調(diào)中止犯發(fā)生在犯罪結果出現(xiàn)以前。這一提法不夠確切,中止犯只能發(fā)生在犯罪既遂之前,才是正確的結論。犯罪既遂與犯罪結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法律意義。我認為上述學者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刑法中的確存在以法定結果是否發(fā)生來衡量是否完成犯罪的情況,如結果犯。目前,理論上針對危險犯,在自動消除危險狀態(tài)的情況下,能否成立犯罪中止,還有不同的認識,主要有肯定和否定兩種觀點。
1、對危險犯如果持以危險狀態(tài)發(fā)生為犯罪既遂形態(tài)的通態(tài)的通說觀念,則在危險犯罪已經(jīng)構成犯罪既遂的情況下(即使結果并不嚴重),仍然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的觀點的確有值得商榷之處。
2、在刑法理論上,結果加重犯與危險犯屬于不同的具體犯罪類型,而關于結果加重犯,理論上的共識是只存在犯罪既遂形態(tài),因此,在成立危險犯的結果加重犯的情況下,應當屬于實害犯的范疇。
3、從刑事政策意義上說,不可謂沒有依據(jù),在刑法中設置犯罪中止形態(tài),無非是鼓勵犯罪人懸崖勒馬,以避免對社會造成更大的損害。但是,將該種情況從刑事政策意義上作為犯罪中止認定,則必須對危險犯既遂的標準和結果加重犯的基本理論提出質(zhì)疑。
雇兇殺人是以結束他人的生命為目的的,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于雇兇殺人但是沒有造成具體的傷害的,此時被雇傭者以及實施殺害行為的民事主體,都可以被免除處罰,但是若已經(jīng)造成了侵害,但是保住了生命,自己即使已經(jīng)犯罪中止,也不能免除刑事處罰。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guī)定的?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企業(yè)應付票據(jù)的核算
2020-12-27夫妻欠債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11-16管轄異議裁定多久作出
2021-03-23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房屋產(chǎn)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拆遷補償中,安置面積包不包含公攤面積
2021-03-07高速公路紅線內(nèi)是否一定要拆遷
2020-11-25二手房買賣簽約前必須注意的有關事項
2021-02-14公房拆遷中拆遷人慣用的伎倆
2021-03-24政策解讀:城市房屋拆遷的規(guī)矩,您知道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