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我國對經濟工作以及市場環境加大了監控力度,經濟犯罪作為對市場大環境具有嚴重迫害的行為,我們必須加強對其的理論探索與實踐行為。我國也明確提出要著重防控重大經濟案件發生。那么經濟犯罪防范措施有哪些呢?一方面要完善經濟立法同時提升市場方的法律意識,同時加大監控力度。具體請看下文。
一、開展經濟犯罪預防的措施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消除經濟犯罪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以經濟控制手段防治經濟犯罪。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多種所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極其激烈,加之社會上存在不公平競爭現象,有些經營者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往往采取不正當或違法手段。這種因社會轉軌和經濟轉型導致經濟領域里出現的暫時性的失范、無序狀態,客觀上為某些經濟犯罪提供了較多的可乘之機,也刺激了一些人“渾水摸魚”的犯罪心理。由于經濟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經濟,經濟控制就是防治經濟犯罪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我們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統一公開、公平競爭、有序發展的市場秩序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制度,防止兩極分化,盡量減少因市場失范產生的經濟犯罪行為,從源頭上控制經濟犯罪的產生,逐步消除經濟犯罪滋長的土壤和條件,這是預防經濟犯罪的戰略舉措。
建立健全市場經濟體制下遏制經濟犯罪的法律體系和法律秩序,以法律手段來有效警戒各類經濟犯罪。法制是控制社會越軌行為的主要手段,對犯罪行為發揮應有的懲罰、威懾和導向作用。要預防和消減經濟犯罪,必須加強經濟活動的法律調控。一是加快立法步伐,改變經濟犯罪立法滯后的狀況。二是嚴密刑事法網,彌補現行刑事立法漏洞,建立比較完整系統的法律體系。當前我們要根據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發展變化的形勢,逐步擴大經濟犯罪的范圍,及時彌補現行刑事立法的疏漏與盲區,完善各類經濟管理法規,建立以法治為基礎、以市場經濟體制為核心內容的、協調統一、完整系統的法律體系,構筑起比較嚴密的刑事法網。三是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釋要及時明確。在法律解釋方面,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應在調查研究和理論論證的基礎上,及時發布法律解釋,將經濟刑法中過于原則和含糊的規定加以明確和具體化,以補充法律規定,糾正執法偏差,使之真正發揮預防和打擊經濟犯罪的作用。
廣泛開展經濟犯罪預防的宣傳教育,通過大眾文化增強群眾的防范意識和能力。一是向社會公布經濟犯罪舉報電話、舉報信箱。要利用新聞媒體傳播的廣泛性、快捷性,向社會宣傳經偵部門打擊經濟犯罪的決心、重大舉措和重大成果,報道各類經濟犯罪的趨勢動向,宣傳預防經濟犯罪的常識,增強廣大群眾防范經濟犯罪的意識。二是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和法律法規咨詢工作,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經偵部門要深入經濟管理部門和重點企事業單位,送法上門,加強企事業單位人員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法規咨詢,培訓預防經濟犯罪知識,加強反欺詐和守法經營教育。三是采取多種形式,如下發建議書、召開研討會、大型圖片展覽等形式,增強經偵工作為經濟、為企業服務的作用,提高廣大群眾預防經濟犯罪的能力。
加快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實行信用等級獎懲制度,構筑一條預防經濟犯罪的道德大壩。各級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和金融等單位要根據各自的職能,制定一整套社會信用等級管理機制,形成社會信用管理體系。要通過市場化的征信手段,在一定范圍內形成有效的信用信息溝通渠道和失信懲罰機制,可以大大減少或避免違法行為,達到規范市場秩序、凈化市場環境的目的。各級經偵部門要充分認識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對于預防和打擊經濟犯罪的重大作用,加快建立經濟犯罪案件信息系統,將一些沒有必要保密的信息及時提供給社會信用管理服務機構,并向有關部門通報“黑名單”,為社會信用體系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過程中,對有不良記錄的企業和個人,要列入被懲誡人員名單,在法定時間內不讓其取得工商注冊、銀行貸款、貨物銷售、個人信用卡服務、個人生活消費服務等,限制失信者的活動;對守信的企業和個人,要按信用級別給予優先、優惠權,支持其發展。要通過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在全社會形成對違法者“人人喊打”,對違規者、失信者“個個避之”的社會市場氛圍,以社會道德的力量震懾違規違法人員和失信者,約束其遵守社會普遍認同的市場游戲規則,誠信守法,從而大大減弱其違規或違法的動機。 強化經濟主體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督,通過社會管理手段防范經濟犯罪。大量事實表明,許多經濟犯罪都與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不善和外部監督不力有密切關系。為了有效預防經濟犯罪,第一、企事業單位要練好“內功”。要結合自身特點,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內部經營管理。要特別加強重點崗位上的重點人員的守法教育,促使其嚴格自律,提高“免疫力”。第二、各級經濟主管部門要充分履行監督職能,加強檢查監督,督促企事業單位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及時堵塞各種漏洞。第三、經偵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幫助企事業單位注意發現和總結經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及時研究制定防范對策,落實各項防范措施,提高企事業單位的防范能力和防范水平。
充分發揮經偵部門的專業優勢,加快經濟犯罪預警機制建設,以專業手段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工作。當前我們要重點加強經偵部門在經濟犯罪預防工作上的可為性,一是經偵部門要動員和組織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互相開放信息,共建信息互通平臺,加快經濟犯罪預警機制的建設。由于情報信息資料是建立經濟犯罪預警機制的基礎,故各相關職能部門必須互相開放信息。二是經偵部門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加快以經濟犯罪案件信息管理系統為龍頭的經偵信息化建設。該系統是建立經濟犯罪監測系統的基礎,也是占有、研判和科學利用經濟犯罪情報信息的主要載體。通過這一系統,有助于提高經濟犯罪的預警功能和偵查破案的服務效能。三是經偵部門要加強經濟犯罪的分析研究,逐步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經濟犯罪監測系統,以專業手段開展有針對性的防范。當前各級經偵部門要認真分析我國在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的經濟犯罪特點和規律,深入研究各種新型經濟犯罪的發展趨勢,提高對經濟犯罪的預見性。要通過對各種經濟犯罪情況信息的監控、分析和研判,切實提高經濟犯罪預防的針對性。
二、開展經濟犯罪預防的必要性
開展經濟犯罪預防是改變當前嚴峻經濟犯罪形勢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各級經偵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嚴厲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活動,偵破了一大批大要案件,抓獲了一大批經濟犯罪嫌疑人,為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挽回了大量的經濟損失,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正視這些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雖經各級經偵部門的嚴厲打擊,當前經濟犯罪活動依然相當猖獗,經濟犯罪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經濟犯罪案件還處于高發態勢,經濟犯罪總量居高不下,犯罪種類不斷增多,涉及的領域和地域也不斷擴大。嚴峻的現實告誡我們,經濟犯罪不可能“一打就跨”,任何“畢其功于一役”,企圖短時間內逍減經濟犯罪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現實的。對經濟犯罪僅靠“打擊”這一手硬是不行的,必須同時使“防范”這一手硬起來,實現“打防結合、以防為主、標本兼治”的方針,才能從源頭上壓縮發案、控制犯罪,這才是遏制經濟犯罪的高發態勢。
開展經濟犯罪預防是扭轉目前經偵工作被動局面,推動其步入良性循環的客觀需要。經濟犯罪因其固有的特性,致使經偵執法工作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加之各級經偵部門長期受“重打輕防
思想的影響,導致經濟犯罪“越打越多”,經偵部門“越打越忙”,經偵工作普遍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為了徹底扭轉目前經偵工作的被動局面,客觀上需要我們加強經濟犯罪的預防工作。因為從經偵執法的特點來看,開展經濟犯罪預防,可以變案后打擊為案前預防,通過主動出擊,能在經濟犯罪的預謀或發展階段,采取各種防范措施,達到控制或制止犯罪的目的。這種對經濟犯罪的主動進攻能有效改變經偵執法工作的被動性,便于我們掌握斗爭主動權;從公安成本的投入來看,偵破一起經濟犯罪案件需要耗費公安部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顯然打擊的公安成本投入比防范的公安成本投入要大的多。防范工作上去了,打擊的壓力自然就會降下來,如此以防范促進打擊,以打擊鞏固防范,就可以徹底扭轉當前的被動局面,推動經偵工作步入良性循環。開展經濟犯罪預防是促進經偵部門履行服務職能,實現執法為民的重要舉措。周永康部長在第二次全國經偵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公安機關在防范、打擊經濟犯罪工作中要承擔起打擊、服務和參謀“三個職能”。那么經偵部門如何承擔起服務職能呢?筆者認為,開展經濟犯罪預防工作既是經偵部門履行服務職能的最佳切入點,也是經偵部門實現執法為民的重要舉措。因為經偵部門通過開展經濟犯罪預防這一工作,可以促使經偵民警走進工廠、走進社區、走近群眾。經偵部門通過為各類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提供防范指導、信息咨詢、法律幫助,既履行了服務職能,又實現了執法為民,使經偵部門“在服務中執法”與“在執法中服務”能夠達到有機結合。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市場環境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經濟犯罪作為危害經濟環境的一種行為,其也開始呈現出新的特點。為了能更加清晰的認識新形勢下的經濟犯罪,本文對經濟犯罪的現狀特點、預防中的不足以及打防對策進行了探討,希望這對于新時期經濟犯罪的預防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對于改革開放后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必須要穩步前進,經濟犯罪本身將會帶來對市場環境的破壞與沖擊,因此,我們需要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其危害以及懲治的必要性。以上措施能夠從不同方面預防以及防控經濟犯罪的出現。
廣東省經濟犯罪立案標準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常見的經濟犯罪報案需要提供哪些證據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結婚前買的房子婚后辦理房產證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06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