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為的發(fā)生總是有實施者實施了一定的行為,法律上犯罪的實施者即為犯罪主體,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兩種。單位主要是指以一定組織形式存在的企事業(yè)單位,自然人一般來講則包含每一個普通公民。那么具體而言,自然人犯罪主體是指什么?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一、刑事責任年齡
行為人應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據(jù)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狀況、文化教育發(fā)展水平、智力發(fā)展程度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處于這一年齡段的人只對部分嚴重犯罪負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無論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75周歲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滿16周歲,而不予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以上規(guī)定體現(xiàn)對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為主的精神。
二。刑事責任能力
1、刑事責任能力的概念。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辨認能力,是指行為人認識自己特定行為的性質(zhì)、結果與意義的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為人支配自己實施或者不實施特定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密切聯(lián)系。辨認能力是控制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沒有辨認能力就談不上有控制能力。控制能力則反映辨認能力。有控制能力就表明行為人具有辨認能力。但在某些情況下,有辨認能力的人可能由于某種原因而喪失控制能力。所謂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是指同時具有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如果缺少其中一種能力,則屬于沒有刑事責任能力。
2、刑事責任能力的認定。
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通常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故刑事責任能力的判斷只是一種消極判斷。在判斷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能力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對于無責任能力的判斷,應同時采用醫(yī)學標準與心理學標準。即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前者由精神病醫(yī)學專家鑒定,后者由司法工作人員判斷。司法工作人員在判斷精神病人有無責任能力時,除了以精神病醫(yī)學專家的鑒定結論為基礎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注意審查精神病的種類以及程度輕重,因為精神病的種類與程度輕重對于判斷精神病人是否具有責任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第二,要在精神病人的左鄰右舍調(diào)查其言行與精神狀況。第三,要進一步判斷精神病人所實施的行為與其精神病之間有無直接聯(lián)系。
(2)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間歇性精神病人實施行為的時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認控制能力,就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反之,如果實施行為的時候,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認控制能力,該行為便不成立犯罪,因而不負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間歇性精神病人的行為是否成立犯罪,應以其實施行為時是否具有責任能力為標準,而不是以偵查、起訴、審判時是否精神正常為標準。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5)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簡而言之就是指能夠被刑法定罪量刑的自然人。一方面,考慮犯罪人的年齡,根據(jù)不同年齡劃分承擔不同的責任模式。另一方面,考慮犯罪人的精神和智力狀況,從而判定其是否可以承擔責任??梢娮匀蝗朔缸镏黧w主要是在定罪量刑方面作出規(guī)定的。
民法總則明確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網(wǎng)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拒執(zhí)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jù)是什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宜丹律師,河南洛陽人,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糾紛、追償權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法律專業(yè)知識扎實,辦案經(jīng)驗豐富。 本人執(zhí)業(yè)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zhí)業(yè)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chuàng)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zhí)業(yè)追求,在法學專業(yè)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力求以學者的嚴謹態(tài)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yōu)質(zhì)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哺乳期訴訟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3工地死亡賠償
2021-01-07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nèi)容
2020-12-23網(wǎng)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nóng)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yǎng) 只有依法辦收養(yǎng)手續(xù)
2020-11-28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yè)限制嗎
2020-11-27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yè)限制
2021-03-10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lián)企業(yè)進行交易嗎
2021-03-17保險經(jīng)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