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自然災害發生后,國家民政部門為了保障災區人民的生活,會下撥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在分發日用品的過程中,有些人趁機哄搶,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并干擾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如果情節嚴重,公安機關可能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那么,聚眾哄搶立案標準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了解下。
一、聚眾哄搶立案標準是什么?
1、必須達到數額較大;
2、必須有情節嚴重的行為;
3、必須是哄搶的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的人。
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其他嚴重情節”;
(1)組織30人以上參與哄搶的;
(2)哄搶一般軍用物資的;
(3)哄搶一般文物的;
(4)哄搶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等款物的;
(5)哄搶急需的生產資料的;
(6)哄搶三次以上的。
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1)組織150人以上參與哄搶的;
(2)哄搶重要軍用物資的;
(3)哄搶珍貴文物的;
(4)哄搶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等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哄搶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導致公司、企業停業、停產的;
(6)導致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的。
二、聚眾哄搶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構成本罪。但并非是所有參加聚眾哄搶的行為人,而是只有其中的首要分子或者積極參加的人才能成為本罪主體,“首要分子”,是指在聚眾哄搶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人員。“積極參加的”人一般是指在聚眾哄搶中,積極出主意,起骨干帶頭作用,哄搶財物較多的。
2、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具有聚眾哄搶的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包括自己占有或者第三者占用。沒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不能定本罪,實踐中,有的人因與他人發生債務或財產糾紛,采用糾集多人強行奪取對方財物的方法,用以抵債,可以本罪論處。
3、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各種各樣的公私財物。
4、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聚眾哄搶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聚眾哄搶公私財物,是指三人或者三人以上聯合起來,“蜂擁”搶奪公私財物。
綜上所述,聚眾哄搶救災物資,會影響救災進度,根據聚眾哄搶立案標準,哄搶物品的組織者、哄搶物資價值超過四千元、并且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可以立案,對當事人進行拘留。然后收集證據向檢察院移送案件。該罪的量刑最高可以是十年有期徒刑,并處一定的罰金。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26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