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為作為民法領域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我們日常進行各種民事活動所發生的各種行為,包括民事權利的取得、消滅和變更。根據法律規定,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而能否以自己的行為發生相應的法律效果則要求我們具備民事行為能力。那么有效民事法律行為構成要件是什么呢?
一、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有效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據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資格。法律不僅要求民事法律行為的行為人必須具有行為能力,而且要求民事行為能力與行為人的“相應”。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
《民法總則》根據公民的不同年齡和智力狀況,將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三種: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
行為人只有具有健全的心智,才能進行相應的民事活動,這一條件主要是為了保護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的利益而設。對公民而言,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單獨實施法律行為,但限制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年齡、智力和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無行為能力人一般不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但純獲利益的活動二者均可為之;對法人而言,其民事行為能力是和民事權利能力相一致的,法人的行為能力不能超出法律或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所以法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必須要在核準登記的生產經營和業務范圍之內。除此而外,法人只有權從事為維持其存在所必需的法律行為。
2、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意思表示真實,即要求行為人的內心意愿為行為人自覺自愿而產生的,同時與其所表達的意思相一致,通常情況下達到這一點有兩個要求:一是意思表示自由,不是在受他人欺詐、脅迫之下作出的違背其內心意愿的行為;二是意思表示無誤,應當是其內心真實意愿的反映,并非因重大誤解等原因而表錯意。但也可能出現表示意思與效果意思不一致的情形,此即意思表示有瑕疵。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行為,如屬于法律規定的應被宣告無效或者撤銷的情況,則不應產生法律效力。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這是民事法律行為合法性的本質要求。所謂不違反法律,指的是意思表示的內容不得與法律的強制性或禁止性規范相抵觸,也不得濫用法律的授權或任意性規定以規避法律。這里所說的法律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只有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才有可能導致合同的無效。所謂公序良俗,是社會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社會經濟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風尚等皆應包括在內。不違反公序良俗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必須符合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得有損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共道德等。
二、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別有效條件
在一些情況下,民事法律行為還應具備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的特別有效條件才能產生法律效力。例如立遺囑的行為只有在遺囑人死亡這種特別要件發生時才能生效。同時,法律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件。
民事行為的成立要件不同于生效要件。任何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上生效條件,才能有效,也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對民事行為的生效要件另有規定的,從其生效規定。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準確界定民事法律行為構成要件是什么。具體而言包括了一般有效條件和特別有效條件之分,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不等同于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如果您還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小編。
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區別是什么
民法總則全文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內鏡手術出事故保險公司最高賠20萬
2021-03-02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