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一些省份,傳銷現象比較突出,這種行為對家庭和社會都有不小危害。一些傳銷組織的頭目,依靠洗腦等手段,向成員非法吸收資金,用來滿足個人的高消費。公安局接到報案,會決定是否立案處理。那么,非法集資傳銷定罪的標準是什么?下面我們跟隨小編做個大致了解。
一、非法集資傳銷定罪的標準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2、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50人以上的;
3、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二、非法集資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1、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2、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3、以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4、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5、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6、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7、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8、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9、以委托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綜上所述,以傳銷方式搞非法集資的現象并不少見,已經在一些地區有蔓延之勢。非法集資傳銷定罪的標準有幾種,個人集資金額達20萬,單位在100萬以上的,就構成犯罪,屬于非法集資案件。如果集資金額不夠,但是涉及到的受害群眾達到30戶以上的,也可以按照非法集資犯罪處理。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回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4高空拋物致人死亡怎么處罰
2021-01-10受強制措施是否享受年休假
2021-02-19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