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在汽車產品上注冊了“山葉”商標,乙公司未經許可在自己生產的小轎車上也使用“山葉”商標。丙公司不知乙公司使用的商標不合法,與乙公司簽訂書面合同,以合理價格大量購買“山葉”小轎車后售出,獲利100萬元以上。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乙公司的行為屬于仿冒注冊商標
B.丙公司可繼續銷售"山葉"小轎車
C.丙公司應賠償甲公司損失100萬元
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對丙公司進行罰款處罰
【答案】D
【考點】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解析】選項A錯誤。仿冒行為不同于假冒行為,仿冒者一般都有自身的企業名稱、注冊商標或者其他標識,但是它們不具備經營被仿冒產品或服務的資格或者能力。為了達到銷售或取得比較高的利潤的目的,就盡可能模糊或隱蔽自身的真實標識,夸大突出被仿冒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識,以達到混淆的目的。本題中,乙公司未經允許在自己生產的小轎車上使用"山葉"商標的行為屬于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而非仿冒注冊商標的行為。
選項B錯誤,選項D正確。《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據此可知,對于銷售侵權商品不知情,且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應責令停止銷售,但不承擔行政和民事責任。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責令丙公司停止銷售,但不能對丙公司進行罰款處罰。
選項C錯誤。《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知,丙公司雖然構成侵權,但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統一進行舊房改造,有補助嗎
2021-03-20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22房地產企業拆遷補償金有哪些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