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在汽車產品上注冊了“山葉”商標,乙公司未經許可在自己生產的小轎車上也使用“山葉”商標。丙公司不知乙公司使用的商標不合法,與乙公司簽訂書面合同,以合理價格大量購買“山葉”小轎車后售出,獲利100萬元以上。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乙公司的行為屬于仿冒注冊商標
B.丙公司可繼續銷售"山葉"小轎車
C.丙公司應賠償甲公司損失100萬元
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對丙公司進行罰款處罰
【答案】D
【考點】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解析】選項A錯誤。仿冒行為不同于假冒行為,仿冒者一般都有自身的企業名稱、注冊商標或者其他標識,但是它們不具備經營被仿冒產品或服務的資格或者能力。為了達到銷售或取得比較高的利潤的目的,就盡可能模糊或隱蔽自身的真實標識,夸大突出被仿冒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識,以達到混淆的目的。本題中,乙公司未經允許在自己生產的小轎車上使用"山葉"商標的行為屬于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而非仿冒注冊商標的行為。
選項B錯誤,選項D正確。《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據此可知,對于銷售侵權商品不知情,且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應責令停止銷售,但不承擔行政和民事責任。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責令丙公司停止銷售,但不能對丙公司進行罰款處罰。
選項C錯誤。《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知,丙公司雖然構成侵權,但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家庭冷暴力
2021-03-05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