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業的業務人員挪用公款的行為,在我國也是有可能構成犯罪的,不過此時要看實際挪用的數額或者具體的情況怎樣,然后才能知道是否認定為挪用資金罪。而在確定構成了挪用資金罪之后,我國對業務人員挪用公款行為是怎么處罰的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業務人員挪用公款行為是怎么處罰的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格
挪用資金超過3個月未還或進行營利活動,數額在3萬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基準刑為拘役刑;數額為5萬元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犯罪數額1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挪用資金進行非法活動,數額在1.5萬元以上不滿2萬元的,基準刑為拘役刑;數額為2萬元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犯罪數額35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
挪用資金30萬元或挪用資金3萬元未退還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挪用資金數額8500元或未退還數額每增加45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挪用資金10萬元進行非法活動的或挪用資金1.5萬元進行非法活動且未退還的,挪用資金罪量刑。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挪用資金數額5000元或未退還數額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
(1)挪用資金數額40萬元以上或挪用資金進行非法活動數額15萬元以上的;
(2)未全部退贓的;
(3)共同犯罪的主犯,且犯罪情節嚴重的;
(4)在本市影響較大,社會反應強烈的。
二、挪用資金罪數額的認定標準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三個月未還的;
2、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5千元至2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對于挪用單位款項的行為,如果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了這樣的行為,在達到了立案標準規定之后,此時構成的是挪用公款罪。但如果是一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業務人員挪用公款的話,這樣的行為一般是被認定為挪用資金罪的。這屬于兩個不同的犯罪,法律中規定的犯罪主體不同,而最終的處罰也是不一樣的。
?挪用資金罪的最高刑是什么
?哪些情形可能會構成挪用資金罪?
?挪用資金罪的認定是怎樣的2017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減資退股需要簽訂協議嗎
2021-01-28各級人民政府該如何去對排污企業進行檢查
2020-12-01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勞動法規定有年終獎嗎
2020-12-24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