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規定的一些犯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構成同時也可以由單位構成,但在具體的立案標準上面規定的不太一樣,另外在具體的量刑處罰上面而是不同的。現實中,如果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話,那也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一般單位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合同詐騙罪定義與認定
合同詐騙罪定義與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1、單位合同詐騙,數額5萬元以上不滿8萬元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金刑;8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拘役刑;10萬元,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3、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0萬元的,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合同詐騙的量刑
1、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4、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處罰。
經過認定要是可以確認單位構成合同詐騙罪的話,那此時的處罰往往采取的就是雙罰制,即既要對單位作出處罰,同時也是要追究單位主管人員的刑事責任。關于單位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的內容,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一般在對單位進行處罰的時候,只能對單位判處罰金。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收拆遷行政訴訟中如何確定被告
2020-12-08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勞動保障執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