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規定的一些犯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構成同時也可以由單位構成,但在具體的立案標準上面規定的不太一樣,另外在具體的量刑處罰上面而是不同的。現實中,如果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話,那也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一般單位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合同詐騙罪定義與認定
合同詐騙罪定義與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1、單位合同詐騙,數額5萬元以上不滿8萬元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金刑;8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拘役刑;10萬元,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3、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0萬元的,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合同詐騙的量刑
1、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4、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處罰。
經過認定要是可以確認單位構成合同詐騙罪的話,那此時的處罰往往采取的就是雙罰制,即既要對單位作出處罰,同時也是要追究單位主管人員的刑事責任。關于單位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的內容,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一般在對單位進行處罰的時候,只能對單位判處罰金。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2021-02-25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