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大家都非常清楚地了解我國刑法主要是規定一些犯罪行為,比如說我國刑法上規定了非法集資罪,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非法集資行為可能還會受到行政上的處罰,那么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非法集資涉及行政處罰是什么?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非法集資涉及行政處罰是什么?
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規定的非法集資犯罪主要涉及罪名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等。非法集資需同時具備“四個條件”: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
(四)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個人向30人以上吸收存款;單位向150人以上吸收存款。
2、朋友圈內集資到底是不是非法集資?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羅國良副庭長稱,“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是認定非法集資的必要條件。有的人員沒有向社會公開宣傳,而是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這種情形之下,由于集資對象具有特定性,限定于親友圈或者單位內部人員等有限范圍之內,不是“社會公眾”,因此不符合非法集資的社會性特征。這種“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不屬于非法集資。
3、民間借貸跟非法集資有啥區別?
一個人要做生意、買房,向周邊親戚借錢,是一回事;向社會廣告宣傳某項目賺錢,收了許多人的錢,從規定上來看,是另一回事。
所以,民間借貸古已有之,向親戚、朋友借款再多,也只是民間借貸,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金融活動,不需要央行的批準,也就沒“非法集資”一說。但是,一旦通過現代媒體廣而告之,個人吸收存款的對象超過30人以上,就可視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4、比較常見的非法集資的形式都有哪些?
(一)投資理財領域。近兩年來,各地出現大量以投資理財咨詢為名從事各類金融業務活動的公司,如投資咨詢、非融資性擔保、第三方理財、財富管理等,常常打著投資理財的旗號,承諾無風險、高收益,公開向社會發售理財產品吸收公眾資金,甚至虛構投資項目或借款人,直接進行集資詐騙。
(二)p2p網絡借貸。在這里提醒廣大投資者,p2p網絡借貸屬于信息中介機構,只能進行“點對點”、“個人對個人”的交易撮合,不能充當信用中介,投資者簽訂借款合同的對象不能是平臺本身;p2p本質上是向陌生人出借自己的資金,屬于較高風險類的投資,需要投資者具備相應的風險意識、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要警惕“擔保”、“保證收益”類的宣傳,警惕一些通過論壇、網帖、甚至街頭路邊、市場集市等線下渠道以“p2p”名義招攬客戶的機構組織和人員。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突破社員制、封閉性原則,超范圍吸收農民資金卻未用于農業生產,而是高息放貸賺取息差,資金鏈斷裂、暴力催債、“跑路”事件等頻頻發生。此類案件主要涉及河北、江蘇、遼寧、河南、山西、山東等地,個別地方已經出現行業性風險。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或由原先開辦擔保公司、投資公司的經營者發起設立,或以合法身份為幌子,仿照銀行外觀設立營業網點,通過代辦員、業務員廣泛吸收農民存款,欺騙性極強,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影響農村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四)其他領域。比如,在房產界中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以代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比如,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比如,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
二、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非法集資的錢如何要回來?
《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關于涉案財物的追繳和處置問題規定: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物,一般應在訴訟終結后,返還集資參與人。涉案財物不足全部返還的,按照集資參與人的集資額比例返還。
該《意見》第八條:關于跨區域案件的處理問題規定:跨區域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在查清犯罪事實的基礎上,可以由不同地區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分別處理。對于分別處理的跨區域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應當按照統一制定的方案處置涉案財物。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規定處置涉案財物,構成瀆職等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首先小編需要提醒大家如果這種行為構成了犯罪那么將承擔刑事責任,其次根據行政上的規定如果非法集資的將會被沒收違法所得并且罰款,對于違法從事經營活動的組織予以取締。具體的可以咨詢律師。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行使留置權的合同有哪些
2020-11-24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