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以來對于食品安全有嚴格的要求,在之前發(fā)生的很多食品安全質量出現(xiàn)問題的案例是很深刻的教訓,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對于食品安全我國非常重視,那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客觀方面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客觀方面是什么?
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指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物性疾患的行為。
二、構成要件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只要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任何人均可構成本罪。同時,單位亦可構成本罪。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
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即行為人明知生產(chǎn)、銷售的食品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而仍故意予以生產(chǎn)、
銷售,但不包括直接故意,行為人對可能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
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即國家食品衛(wèi)生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
客觀方面
本罪在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食品衛(wèi)生管理法規(guī),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三、認定
(一)本罪與一般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食品行為的界限。一是主觀要素不盡相同。前者行為人在主觀上都是出于故意,而且具有牟利目的;而后者在主觀上是否出于故意還是過失,有無牟利目的,均不影響其構成。二是情節(jié)是否嚴重不同。前者具有“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等情節(jié);而后者則不具有這些情節(jié)。三是危害社會程度不同。前者嚴重侵犯食品衛(wèi)生管理制度,危害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健康權利甚至生命安全,對社會危害較大;而后者一般僅給食品衛(wèi)生管理制度和消費者健康權利造成一定侵害,對社會危害相對較小。
(二)本罪與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界限。兩罪同屬食品方面的犯罪,在犯罪客體、主體及主觀方面都是相同的。兩罪的主要區(qū)別為:
一是行為方式不同。前者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實施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的行為。后者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實施在生產(chǎn)、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銷售明知是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
二是構成標準不同。前者屬于危險犯,即行為人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須達到“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程度,才構成犯罪;后者屬于行為犯,即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在生產(chǎn)、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銷售明知是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即構成犯罪既遂。
三是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對象范圍較為廣泛,其包括食品衛(wèi)生法禁止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一切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后者的犯罪對象僅限于有毒、有害食品。
(三)本罪與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罪的界限。這兩罪關系密切,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競合。兩罪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一是犯罪對象不盡相同。前者的犯罪對象是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即劣質食品;后者的犯罪對象是偽劣產(chǎn)品,其既包括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劣質食品,也包括其他偽劣產(chǎn)品。這里需指出,現(xiàn)實生活中這兩種犯罪所指向的對象在形式上可能相同,從而決定了兩罪在本質上的界限。
二是行為方式不盡相同。前者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實施了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的行為;后者在客觀上則表現(xiàn)為在產(chǎn)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產(chǎn)品冒充合格產(chǎn)品并予以銷售的行為。
三是構成標準不同。前者屬于“危險犯”,只要行為人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嚴重食源性疾患的,即構成犯罪;后者屬于“結果犯”,行為人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銷售金額應達到5萬元以上的,才構成犯罪。
食品安全一直是世界性關注的問題,因為食品的流通性比較大,如果出現(xiàn)問題就會出現(xiàn)大面積的損害,并且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國家法律對于食品安全有嚴格的規(guī)定。
新版食品安全法全文2020
食品安全法十倍賠償?shù)姆梢?guī)定是怎么樣的?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2021-02-05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財產(chǎn)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現(xiàn)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合伙企業(yè)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guī)定
2020-11-14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企業(yè)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我國現(xiàn)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