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對版權的保護十分重視,影視、文學等作品出版之后的版權不能受到侵犯,有些不法人員由于利益的驅使而侵犯他人著作權,復制他人作品用于獲益會構成侵犯著作權,而銷售這些侵權復制品的當事人則有可能會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那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犯罪主體是誰?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犯罪主體是怎樣的?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第220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單位犯本罪的,實行兩罰制,即既對單位判處罰金,又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本罪主體應該是指侵權復制品制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單位。如果是侵權復制品制作者自己實施銷售行 為的,構成侵權著作權罪而非本罪。當然銷售侵權復制品的行為人也可能與制作侵權復制品的行為人共同構成侵犯著作權罪而非本罪。
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銷售侵權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行為。
銷售是本罪客觀行為的具體內容,銷售僅指將侵權復制品向消費者出賣,非銷售營利行為不能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如果行為人不是銷售而是贈與、出借或收買自用等,均不符合本罪行為特征。應該注意的是,對這里的“銷售”之理解不應過于狹窄,如僅限于“出賣”的行為,對于出于營利目的把侵權復制品大量出租的也應視為一種“銷售”行為,以防止犯罪分子以此逃避罪責。
行為人銷售侵權復制品還必須是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才能構成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關于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精神,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指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或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違法所得數額未達到上述標準的不能構成本罪。
侵權復制品是銷售侵權復制品罪中“銷售”的物品,它是在侵犯他人著作權、專有出版權等合法權利的情況下復制、出版和制作的,對于銷售為《著作權法》所規定的合理范圍內使用的作品,如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而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是否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我們認為,這種行為是否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應當注意以下兩點:
(1)違法所得數額。如果僅為銷售少量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不大的,不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可給予行政處罰。
(2)合法復制品的性質轉化,復制品的合法性一般是有一定條件的,超出合理使用的范圍,合法復制品的性質發生轉化,已不具有合法性,如依照《著作權法》,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是合法的,但這些作品只能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如果出版發行,則是非法的,因此超出合理使用范圍銷售有關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應按銷售侵權復制品罪處罰。
也可以是單位。銷售侵權復制品罪與侵犯他人著作權罪兩者通常會被混淆。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主體是明知該復制品是侵犯他人版權的,但依然進行銷售的,并因此獲得巨大違法所得的一種行為,當事人本身并不涉及侵犯他人版權。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數額應達到一定標準才能構成犯罪,否則僅承擔行政處罰。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認定商標侵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侵權行為指的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私了程序
2021-02-03職工隱瞞病情入職,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5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發虛假律師函圖片違法嗎
2021-03-18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