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這個社會,最近幾年以來,關于行政方面的案件的數量越來越多,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大家對于行政可能也比較熟悉,因為行政行為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許多人都不太清楚根據法律規定行政賠償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行政賠償
只有行政主體才享有行政權,才能實施行政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當然行政主體是由行政人員組成,行政行為是經行政人員作出。因此,行政主體往往具體化為有關的行政人員。沒有行政主體,就不能構成行政賠償。司法機關作為司法權主體,行政機關作為機關法人、行政人員作為公民等而引起的賠償,都不是行政賠償。
二、行政賠償構成要件
(一)主體要件
實施行政侵犯行為的人,必須是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政機關及行政執法人員?具體包括:
(1)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及其行政執法人員;
(2)受行政機關委托執行行政職務的管理機構及其人員;
(3)自愿協助行政事務的人員
(二)行為要件
行政侵權行為是行政賠償責任最根本的前提要件行政侵權行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必須是執行行政職務的行為。既包括行政主體本身直接做出的職務行為,也包括行政工作人員或者受委托組織所做出的履行職務的行為。
(2)必須是在法定的職責范圍內行使職權,違法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
(三)損害事實
損害的發生是行政賠償責任產生的基礎條件損害包括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害
(1)必須是已經發生的、確實存在的損害對于某種將來可能發生也可能未發生的不確定狀態的損害,不能請求行政賠償
(2)損害必須是直接損害,不包括間接損害。
(四)因果關系,只有當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違法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與行政相對人的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政機關才承擔賠償責任,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行政機關不承擔賠償責任:
(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行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2)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首先小編需要提醒大家一下,行政賠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是因為行政賠償涉及的雙方主體似乎不平等的。其次,行政賠償的構成要件包括主體要件、行為要件,除此之外還需要兩者之間具有相關的因果關系。可能大家還有疑惑,可以找律師。
行政訴訟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行政證據認定規則的法律規定
醉酒駕駛怎樣認定,行政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防止醫療事故
2021-02-28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08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房屋拆遷時,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維權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