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狀態(tài)之下,很多人都壓力都非常大,想著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賺取更多的錢,而更多時候會因為這種心理陷入違法組織就像傳銷組織,導致讓自己的經濟受損精神恍惚,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那組織領導傳銷罪詐騙的規(guī)定有哪些?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組織領導傳銷罪詐騙的規(guī)定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這就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所謂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對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是指雖然直接參加了實施犯罪構成客觀要件的行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屬于次要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參加了實施犯罪行為,但在整個犯罪活動中起次要作用。比如,在犯罪集團中,聽命于首要分子,參與了某些犯罪活動;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參與實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動。一般地說,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具體罪行較輕、情節(jié)不嚴重,沒有直接造成嚴重后果。
2、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這就是指幫助犯。所謂幫助犯是相對于正犯而言的。是指沒有直接參加犯罪的實行,但為正犯的犯罪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一般是指為實施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排除障礙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窺探被害人行蹤,指點犯罪地點和路線,提出犯罪時間和方法的建議,事前應允幫助窩藏其他共同犯罪人以及窩贓、銷贓等。
3、我國刑法第27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之所以如此規(guī)定,是因為從犯與主犯相比,無論是主觀惡性還是客觀危害,都要輕一些。因此,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從犯的處罰原則具有科學根據。
4、刑法第27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從犯的刑事責任是同主犯應負的刑事責任相比較而言,比主犯應受到的刑罰處罰要輕。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從犯實際受到的處罰一定比主犯輕。因為主犯可能具有從輕或者減輕甚至免除處罰的情節(jié)(例如自首),當從犯沒有這樣的情節(jié)時,當然不應隨主犯的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而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或者從犯可能有從重處罰情節(jié)(例如累犯),此時主犯也不會因從犯具有從重處罰情節(jié)而隨從重處罰。
5、《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于第三款規(guī)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傳銷罪的認定
關于組織、領導傳銷行為主體的界定
傳銷組織是一種“金字塔”型的銷售模式,因而對犯罪嫌疑人的組織、領導行為的確定較困難。通常意義上,在傳銷組織中除了最底層的銷售人員,其他層級的傳銷人員都存在組織領導行為,但是刑法的立法本意并不是要打擊所有的傳銷人員,因此正確理解傳銷組織中的組織、領導行為尤其重要。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所謂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是指在傳銷活動中起組織、領導作用的發(fā)起人、決策人、操縱人,以及在傳銷活動中擔負策劃、指揮、布置、協(xié)調等重要職責,或者在傳銷活動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員。筆者認為,結合司法解釋規(guī)定,實踐中對于組織領導行為可作如下理解:
1、在傳銷啟動時,實施了確定傳銷形式、采購商品、制定規(guī)則、發(fā)展下線和組織分工等宣傳行為的;在傳銷實施中,積極參與傳銷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例如講課、鼓動、威逼利誘,脅迫他人加入等,均屬于組織、領導者。
2、“組織”行為應當作限制解釋,即指該組織具有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獨立的組織體系,有獨立的成本核算。因此,在一個傳銷組織中,所謂組織者只包括合伙人或公司股東,除此之外的人不應當作為組織者加以處理。
3、領導者是指在組織中實施策劃、指揮、布置、協(xié)調傳銷組織行為的人。不僅限定于最初的發(fā)起人,在傳銷組織中起骨干作用的高級管理人員也應當認定為領導者,對領導者身份的認定,應從負責管理的范圍、在營銷網絡中的層級、涉案金額等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是關于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區(qū)分
1、罪與非罪。應區(qū)分拉人頭傳銷與直銷活動中的多層次計酬。雖然二者都采用多層次計酬的方式,但是仍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從是否繳納入門費上看,多層次計酬的銷售人員在獲取從業(yè)資格證時沒有被要求交納高額入門費,而拉人頭傳銷需要繳納高額入門費,或者購買與高額入門費等價的“道具商品”,否則不能得到入門資格;二是從經營對象看,多層次計酬是以銷售產品為導向,商品定價基本合理,而且還有退貨保障。而拉人頭傳銷根本沒有銷售,或者只是以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的“道具商品”為幌子,且不許退貨,主要是以發(fā)展“下線”人數為主要目的;三是從人員的收入來源上,多層次計酬主要根據從業(yè)人員的銷售業(yè)績和獎金,而拉人頭傳銷主要取決于發(fā)展的“下線”人數多少和新成員的高額入門費;四是從組織存在和維系的條件看,多層次計酬直銷公司的生存與發(fā)展取決于產品銷售業(yè)績和利潤。而拉人頭傳銷組織則直接取決于是否有新會員以一定倍率不斷加入。
2、此罪與彼罪。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fā)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xù)發(fā)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的規(guī)定,對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一般違法人員,本著教育、挽救大多數的原則,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規(guī)定予以行政處罰。當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中的參與人員未達到人數、級別的標準但又侵犯市場秩序,或者違反了許可證制度時,則應根據其在傳銷活動中的地位、作用區(qū)別對待,作出不同的處理。
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會受到主要懲罰,對于一些從犯也會受到一定的處罰。生活中我們不能輕易相信任何組織的能賺錢的渠道,君子之財取之有道,不能做違法犯罪的事情。
禁止傳銷條例
參與傳銷如何定罪量刑
哪些行為構成組織傳銷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協(xié)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yǎng)權
2020-11-20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交通事故發(fā)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土地互換后征用補償費怎么結算
2020-12-15探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
2021-02-152020養(yǎng)殖場拆遷補償內容有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