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賦予了公民各項權益,其中,正當防衛也是屬于每個公民擁有的合法權益。在日常生活當中,當我們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到他人的威脅時候,可以正當行使自己的正當防衛權。但是某些情況下,如果因為防衛過當,致使對方遭受嚴重損害的話,自己也會承擔相應責任的。那么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
“防衛過當是以正當防衛為前提的它是在保護合法權益,制止不法侵害過程中出現的,這種目的的合法性和防衛行為有益于社會性不可能與犯罪故意的罪過共存于防衛人的主觀心理中,因此,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可能是過失。同時由于防衛人對制止不法侵害造成的損害結果已預見其合法性,而沒有預見其可能產生的非法性。因此,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能由疏忽的過失而構成。
二、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不能是故意
正當防衛的正當性排除了防衛過當的主觀罪過,在防衛過當的情況下,由于情況緊急,“必要限度的超過只能是行為人的過失,即行為人在正當防衛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輕信能夠避免,以致出現超過必要限度。”
三、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也可能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防衛過當時,防衛人雖然是故意實施防衛行為,卻是出于防衛意圖,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故意實施防衛行為,卻是出于防衛意圖,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故意實施防衛行為。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發生超出必要限度的危害結果而希望和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具有了防衛過當中的故意罪過。那些斷然否定防衛過當也有故意情況的說法,忽略了防衛過當的復雜性,是不正確的。
四、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也可以是間接故意,但不能是直接故意
目前已在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該觀點認為,如果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包括直接故意,那就意味著防衛人在實施防衛行為之初,就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嚴重危害社會的后果,而積極地追求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否認了防衛過當具有正當防衛的前提,也失去了防衛行為出發點的正當性。
以上資料當中,小編針對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問題為大家做出了詳細介紹。防衛過當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疏忽大意的過失,主觀意識上并沒有想對他人造成傷害,屬于過失行為。我國關于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有著明確的法律界限,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在行使正當防衛權利的時候,一定不要防衛過當。正當防衛,才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防衛過當致死判多少年
防衛過當判幾年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假電視廣告怎么投訴
2021-01-04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怎么操作
2020-12-29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股東可以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嗎
2021-02-252020年最新公租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01拆遷獎勵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3-19棚改拆遷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嗎
2020-12-03怎樣才能避免行政裁決及強拆
2020-11-30農村房屋拆遷,除了貨幣補償還有哪些安置補償方式
2020-11-13四川征地補償標準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