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刑事犯罪根據行為人主觀形態的不同,可以區分為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相比之下自然是要對過失犯罪的處罰輕一些。不過就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來講,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律霸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什么叫故意犯罪。
一、什么叫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就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事件,因而構成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犯罪故意的種類有哪些
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認識因素: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明知自已行為的內容與危害性質、明知會發生某種危害結果、某些犯罪還要求行為人認識到刑法規定的特定事實);意志因素: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2、間接故意:放任。
3、間接故意與直接故意的區別:兩者的認識因素相同。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明知的可以是行為必然發生的危害結果也可以是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而間接的只能是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
4、間接故意的發生:一是行為人為了實現某種非犯罪的意圖而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二是行為人為了實現某種犯罪意圖而放任另一危害結果的發生。
故意的認定:
1、要將犯罪故意與一般生活意義上的故意區別;
2、要將犯罪故意與單純的認識或者單純的目的相區別;
3、要將總同與分則的明知相區別;
4、要將俁理推定與主觀臆斷相區別。
三、犯罪過失的種類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前提是行為人能夠(應當)預見。應當預見的內容是:法定的危害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已經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的心理狀態。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有認識的過失,而疏忽大意是無認識的過失。
3、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相同:兩者都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結果發生。區別:(意志上)間接故意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于自信的過失是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了行為人的意志;(認識上)間的主觀上考慮避免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采取的措施;過于自信過失則考慮到可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用語上),一個是明知,一個是預見。
過失的認定:
1、認定疏忽大褐的過失應當從分析行為入手,根據行為本身的危險程度。行為的客觀環境以及行為人的知能水平,判斷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否預見結果的發生。
2、認定過于自信的過失:不能將合理的信賴認定為輕信能夠避免;不能將遵循了行為規則的行為認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
還應該知道故意犯罪中又區分為了直接故意犯罪與間接故意犯罪,詳細的內容小編也已經在上文中做了介紹。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要是故意犯罪的話,那此時應當負刑事責任,不過此時也要看是否達到了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間接故意殺人罪要判多少年?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的權利有哪些,保證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26怎么辦理涉外結婚手續
2021-03-11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