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行賄罪與單位受賄罪可以說是對向犯,此時的犯罪主體很顯然就是單位了,而要是單純的說個人受賄的話,那么就應該是受賄罪。在單位作為受賄罪的犯罪主體時,在立案的規(guī)定上面顯然就與自然人的立案標準不同了。那到底單位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介紹。
一、單位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xù)費,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shù)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shù)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zhí)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guī)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guī)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單位行賄罪的量刑標準
根據(jù)刑法第393條之規(guī)定,對“單位行賄罪”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對“單位行賄罪”適用刑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罰金刑的適用問題。根據(jù)《刑法》第52條的規(guī)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jù)犯罪情節(jié)決定罰金數(shù)額。對單位判處罰金時,同樣應遵循這項原則。但是,中國刑法總則中的罰金刑,沒有具體的法定數(shù)額,而刑法分則中對貪污賄賂罪的罰金也是如此。在目前尚無立法規(guī)定的情況下,應通過司法解釋的途徑,對此作出明確規(guī)定,建議參照其他經濟犯罪的標準,以單位行賄犯罪數(shù)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處以罰金較為適宜,當然給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大小、犯罪手段是否惡劣等情節(jié)亦應綜合考慮。
2、直接責任人員的范圍及其刑事責任的劃分。這里所指的直接責任人員是《刑法》所稱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統(tǒng)稱。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直接策劃、組織、指揮或批準犯罪活動的單位領導人員,通常情況下為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一概而定,不知道或不起決定作用的單位領導人,不能成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主管人員。有的單位領導人官僚主義、玩忽職守或被壞人蒙蔽、受騙上當,應負黨紀、行政責任,甚至要負玩忽職守或其他瀆職犯罪的刑事責任,但不應承擔行賄犯罪的刑事責任。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則指直接實施、積極參加犯罪活動,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單位行賄罪,往往不是靠一、二個自然人的行為來完成,其涉及的人員可能較多,其中有的人確實不知情,有的明知不對或可能有問題,但懾于權力而實施了行賄行為,對這些人員應與“直接責任人員”區(qū)別開來。
在單位行賄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都負有同等的責任。這種犯罪雖然也是自然人實施的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但它與傳統(tǒng)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有較大的區(qū)別。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員那樣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而只能根據(jù)他們在單位行賄犯罪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和次要責任人員。
對于確定直接責任人員的主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職權的大小。職責權限越大,應負的責任也就越大。
(2)因果關系的形式。在因果關系鎖鏈中,起支配作用的行為人負主要作用。
(3)所起作用的程度。主動出謀劃策、積極實施者,所擔負的責任相對要重。
此外,在給單位行賄罪實施刑罰過程中,不能忽視非刑罰方法的運用,對行賄所獲得的不正當利益應予追繳或取消,不讓犯罪者在經濟上占到便宜。
一般情況下,單位在行賄數(shù)額達到20萬元的情況下,就會構成單位行賄罪了。但如果有特殊情況,則就會適當降低單位行賄罪立案標準為10萬元到20萬元。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罰單位行賄罪的時候,采取的是雙罰制,既要對單位做出處罰,同時也要處罰直接負責的責任人員。
最新商業(yè)行賄罪量刑標準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0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軒畢律師,男,43歲,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獲得國家法律職業(yè)資格A證,執(zhí)業(yè)證號:15224201710452435,法律理論知識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法律服務范圍:法律顧問,刑事辯護與代理(包括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一審、二審),行政訴訟(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行政行為),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交通事故賠償,醫(yī)療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債務糾紛,商品房買賣糾紛,為客戶發(fā)律師函,代寫各類法律訴狀和文書。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偷拍照片視頻會涉及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16形式發(fā)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從業(yè)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yè)限制嗎
2021-03-04企業(yè)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發(fā)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2021-03-25拆遷補償協(xié)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