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作為國家的重點保護對象之一,法律法規對其犯罪行為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雖然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的成長,但并不是一味縱容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只要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就必須承擔刑事責任,所以不論家長還是未成年人都應該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那么,《刑法》未成年犯罪未滿14歲怎么處理?詳情參考下文。
我國《刑法》規定14歲以下未成年人不負法律刑事責任,那么是不是意味著14歲以下未成年就可以無法無天的犯罪了呢?其實不是這樣的,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這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但并不意味著未成年人是法外人。
14以下未成年犯罪怎么處理
(1)未成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并不意味著他同樣不承擔其他的責任。我國《刑法》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蔽覈O立有工讀學校和收容教養所,其適用對象就是有危害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未成年人。
(2)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可以追究行政責任。從警告到開除,不同級別的行政處分適用于不同危害程度的違法行為。一旦被學校開除,正常受教育的機會就會被剝奪,自己以后的職業技能技術學習就會受到影響,求學就業的道路更加艱難。
(3)未成年人的家長應當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承擔財產賠償責任。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的,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財產賠償的結果就可能改變未成年人成長的物質環境,甚至還可能動搖其家長培養教育的信心。
(4)法律還賦予了其他公民排除危害保護自己的權利。我國《刑法》中有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制度。這兩種制度都是針對不法侵害或者危險而言。對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行為,受害人和其他公民有權進行緊急避險,符合條件的還可以正當防衛。在緊急避險或者正當防衛的過程中,給未成年人造成損害的,行為人不承擔法律責任。由于未成年人一般都體單力薄,在與成年人的對抗中,受損害的多半是未成年人自己。
(5)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并不排除引誘教唆人員的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實踐中,引誘教唆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未成年人實施危害行為的,看成是引誘教唆人實施的犯罪,由引誘教唆人承擔全部刑事責任。這既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約束。
法律是公平的,法律不會偏袒于任何人。雖然《刑法》未成年犯罪未滿14歲不承擔責任,但是不要以為未滿14周歲就不會承擔相應后果,雖然刑事責任可免,但管教和民事責任可是逃不掉的。未成年人在實施危害行為以前,應該考慮一下上面的處罰,三思而行。
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全文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算不算違約
2021-03-26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怎么規定
2020-12-02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