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紅與被告張-廣于2004年經人介紹相識,建立戀愛關系。在結婚前被告張-廣將一張5000元定期存折交給了劉*紅,說是將這筆錢贈與給原告劉*紅。劉*紅也欣然接收。存折上存款人的姓名是張-廣,當時,張-廣沒有告訴劉*紅這份存折的密碼。不久,二人便進行了,舉辦了結婚典禮,開始共同生活。結婚后共同生活的期間,原告劉*紅始終沒有支取這筆錢。結婚幾個月后,雙方的感情便出現裂痕,原告劉*紅向法院起訴與被告離婚,并要求將存折中5000元錢判歸原告所有。
法庭審理
由于雙方對其他財產歸屬沒有爭議。所以本案爭議的焦點是,被告張-廣在婚前將5000元的存折贈與給原告劉*紅,這一贈與行為是否依法成立。
原告律師認為,本案贈與合同成立。首先、被告已經對原告實施了贈與財產的行為。原告也進行了接收,并且始終保管著該存折。雖然存折上存款人的姓名是張-廣,沒有變更為原告,并且原告也始終未將存折中的5000元錢提出使用。但這些原因都不影響原告對該款項的取得。因為存折本本身便包含了5000元的財產權利。其次、原告與被告雙方在實施贈與行為時,雙方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被告張-廣是自愿地將包含5000元錢的存折贈與給原告劉*紅,原告劉*紅也是明確表示同意接收5000元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原告與被告雙方實施的贈與行為完全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所應當具備的條件。所以雙方的贈與行為依法成立。
本律師作為被告代理人,本律師認為本案贈與合同不成立。因為存折只是一個權利憑證,其本身并不包含價值,比如說,存折丟失了可以進行掛失然后補發新的存折。所以,本案被告張*贈與給原告劉*紅的只是一份權利憑證即存折。而存折中所包含的實質財產權利并沒有發生轉移。并且存折的權利人名字還是被告,所以被告可以撤銷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根據該條規定,被告張-廣與原告劉*紅之間的贈與行為不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所以,被告可以撤銷贈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安全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24刮風導致所租房屋受損用賠償嗎
2021-03-17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合并體系內的公司注銷了怎么處理
2020-12-13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