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個人信息被泄露的事情,嚴重者會對我們的財產安全構成威脅。現在全社會都對泄露他人信息的行為深惡痛絕,刑法修訂案也在這方面不斷完善,并且相關司法解釋也明確了量刑標準。那么泄露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下面小編結合有關法律知識給大家介紹下。
一、泄露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針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2015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曾對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作出了修改: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都構成犯罪;明確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從重處罰,增加規定“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泄露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單位可以構成本罪。
4、主觀方面:故意。
三、非法手段怎么認定?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是該罪構成中的客觀方面要素。何為“非法獲取”?法條采用了枚舉加兜底的方式表述。“竊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權利人不知,秘密占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無法窮盡,但應當與竊取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適用同一刑法評價標準。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四、人肉搜索行為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新的司法解釋首次明確“人肉搜索”案件中,行為人未經權利人同意即將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細節等個人信息公布于眾,實際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由此可見,公民個人信息屬于公民的隱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對公民的合法權益產生損害。對于泄露個人信息罪的量刑標準,從拘役到7年有期徒刑不等,最高刑期就是7年。像社會中常見的人肉搜索事件,當事人如果情節嚴重,最高也會被處于三年有期徒刑。
?被拆遷人如何運用信息公開的手段進行維權
?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如何判斷一項信息是不是商業秘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可用于支付哪些項目?
2021-03-16定金合同違約責任
2020-11-09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被人故意咬傷怎么賠償
2021-02-07合同到期不履行要打官司多長時間有效
2021-02-13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